网络舆情应对技巧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网络舆情应对技巧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18099453
作者:曾胜泉 著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3月 
编辑推荐
人人发声时代,谁能引领舆论?
  举报势不可当,如何接受监督?
  舆情危机频发,怎样妥善化解?
  探析网络舆情演变规律,透视典型案例经验教训,实战教你说什么怎么说!
  【舆情应对技巧】
  ●首发新闻要有时限,实话实说并非全说
  ●重要信息滚动发布,回应关切冷热有度
  ●定性定论慎之又慎,上纲上线适得其反
  ●决策实施议题开路,媒体选择效果为先
  ●舆论高地亟须占领,微博微信大有可为
  ●评论队伍不可或缺,意见领袖为我所用
  ●记者采访应获善待,沟通合作方能双赢
 
内容简介
网络探照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领域都无法封闭于信息孤岛而独善其身。
《网络舆情应对技巧》从网络监督方式、网民典型心态、舆情应对技巧三个方面展开叙述,以鲜活案例、独特视角、生动语言,将对网络舆情的观察思考和应对体悟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的成败得失,认真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信息量大,针对性和可读性强,是一本具有重要实操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读本。对帮助大家特别是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掌握舆情应对本领、平息负面敏感舆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个人合法权益有极大价值。
作者简介
曾胜泉,男,1965年3月生于广东兴宁,1986年7月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系。现任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曾任羊城晚报社主任记者、广东省互联网新闻信息中心主任。率先在国内提出突发事件新闻发布“黄金两小时法则”,撰著的全国第一本《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指南》深受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喜爱,主笔的广东第一本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案例选编《舆论博弈》被广东省委办公厅函荐为省委党校培训教材;有13篇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被著名报人、时评泰斗、羊城晚报社原总编辑许实(笔名微音)称为“批评专家”;执笔起草广东省突发事件新闻处理办法、党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办法、新闻媒体消息来源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经常应邀到党政部门、党校高校、新闻单位、国有企业及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舆情信息员培训班授课。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网络监督方式
“只要把网络防住了,就基本上没事。”眼看诸多事件因网络聚焦而升级,不少官员被网络举报而落马,“网络恐惧症”患者禁不住发出如此慨叹。
防住网络?这种一厢情愿、天真幼稚的幻想,道出了网络监督的常态化和杀伤力。
一、发帖举报如家常便饭
二、视频曝光似铁证如山
三、人肉搜索像人民战争
四、微博直播引万众围观
【阅读延伸】
网络举报势不可当
谁在进行网络实名举报?

第二章 网民典型心态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时至当下,若以为网络舆情与己无关,八竿子也扯不上你,就未免过于天真大意了。
事实上,随着微博微信、论坛贴吧、博客播客、智能手机等新媒介的普及应用,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意见表达、社会动员的主体。很多公共事件刚刚发生,政府应对措施还没来得及实施,负面舆情已快速扩散;不少看似起因简单、偶发孤立的普通个案,却在网络推手策划操纵下演变成难以处置的公共事件;每个善良守法乃至谨小慎微的公民,都可能因意外因素陷入舆情旋涡而无法自拔。
换言之,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多媒体空间、自媒体环境,业余记者、移动探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孔不入,你无法抗拒,也难以躲避。它已然成为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和个人前途命运的“最大变量”,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领域都无法封闭于信息孤岛而独善其身。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改进创新网上宣传,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管理,推进网络依法有序规范运行,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切中肯綮,体现了对互联网发展趋势和我国媒体格局、舆论生态深刻变化的准确把握,彰显了党中央与时俱进的执政智慧和战略抉择。
然而,面对多元多变、复杂敏感、能量难测的网络舆情,一些党政干部特别是基层官员,仍然缺乏互联网思维,对敏感舆情存在畏惧甚至敌视心理,视之为洪水猛兽,避之唯恐不及,显得本领缺乏、底气不足,要么封锁消息、堵塞言路,要么鸵鸟心态、犹豫观望,要么慌不择路、急不择言,导致小事闹大、大事闹炸,影响稳定、危害社会,也会连累仕途。个别公民和法人也仿佛得了“网络恐惧症”,一旦扯上网上负面舆情,总是惊慌失措、胸无招数,眼睁睁看着“舆情烧身”而徒唤奈何。
无数教训表明,无论谁卷入网上负面舆情,都不能无动于衷,也不可为其左右;而是要敢于正视,善于化解,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影响,减少各种损失。
应时所需,近年来有关网络舆情应对的著述竞相问世,不少专家学者的精品力作脱颖而出,为帮助人们特别是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掌握舆情应对本领、平息负面敏感舆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个人合法权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走笔至此,读者可能会质疑笔者:一介名不见经传的“门外汉”,明知“名家大作在上头”,何故“班门弄斧凑热闹”?
实不相瞒:一则受人“怂恿”,有点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二则毫无“野心”,不求理论深度,但愿生动实用。

 网络舆情应对技巧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