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产业集聚问题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中国经济 > 生态城市产业集聚问题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404
  • 字 数:309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8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10080512
作者:王崇锋 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8月 
内容简介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同时面临着发达国家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三代环境问题。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地建设生态城市,特别是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研究了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的发生机制,探讨了生态城市产业集聚的发展顺序问题,构建了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的支持体系,进而展望了未来中国生态城市与产业集聚良性互动的美好前景。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生态城市与产业集聚互动关系
第一节 城市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我国建设生态城市沿革
第三节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历程
第四节 产业集聚与生态城市发展关系
第三章 生态城市与产业集聚关系实证研究
第一节 制造业的区位集聚的衡量与分析
第二节 制造业在省级区域上的集聚状况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同时也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墉认为,21世纪是“城市世纪”或“城市时代”。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将从1995年的24亿猛增至5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由48%升至61%;中国将是世界城市人口增长的主力军,城市化率将从1999年的30.9%增长到2025年的55%左右,城市人口从1999年的3.89亿,增加到2025年的8.3-8.7亿。自然而然,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我国668个城市贡献着7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80%的税收。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匮乏和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同时面临着发达国家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三代环境问题——既要解决发达国家曾经出现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机动车污染等第一、二代环境问题,又要解决他们正在出现的化学品污染、土地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新一代环境问题。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将不能支持未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不可能有效地解决我们面临的众多环境问题。因此,我国既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去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如何建设生态城市的问题,特别是从产业,尤其是工业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就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工业污染与资源枯竭方面,我国由于技术落后、生产消耗指数高、资源利用率低,大量未被利用的资源变成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造成资源利用效益低下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一些操作物质流、能量流特别巨大的过程工业,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不足10%,能耗却是美国、日本的2到4倍。在上述背景下,我国从1999年海南省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至今,吉林、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有20多座城市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但是,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相关问题是摆在各地城市规划与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书拟从产业集聚的角度人手,研究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的发生机制,探索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的支持体系,利用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的能源利用率高和污染排放少的优势来建设生态工业,进而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并探讨如何通过生态城市的建设进一步地促进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以形成两者的相互促进和发展。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书摘插画
插图

 生态城市产业集聚问题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