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当前位置:首页 > 港台圖書 > 生活 >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 版 次:1
  • 页 数:263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3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9862131145
作者:莊祖宜 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编辑推荐

  1.近來揭露廚房秘辛及獨特飲食文化的書籍雖不少,但多數來自翻譯,少見國人書寫之作。這一回,聽聽來自台灣的料理人說說廚房的故事。
  2.作者雖由學院轉向廚房,但其於學院中養成的學術訓練和人文滋養,以及本身具備的多國生活經驗,都令她得以擁有更開闊寬廣的眼界與見地,建立起屬於自己、屬於台灣人的客觀角度觀察廚房百態與當今的飲食風潮與文化。
  3.放棄即將到手的人類學博士學位轉投學習廚藝,習成並從廚房裡*礎的學徒做起,作者築夢的勇氣是許多人所欽羨的,而這也是現在台灣所缺乏的,一種對夢想的實踐力。

 
内容简介
  聽,台灣料理人說廚房的故事!
  本書是作者從學院到廚房、不求學位只求美味的田野調查+心得分享。暢談在美國麻州劍橋廚藝學校習藝、在香港飯店餐廳實習及工作的甘苦見聞,以及對廚房百態、食材應用與當今飲食風潮的觀察心得。
  1998年秋,作者第一次離家,辭去國中教職到紐約攻讀文化人類學。學院裡人人都有念不完的書與寫不完的報告,為了舒解壓力,有人跑步,有人練瑜珈,有人喝啤酒,有人上教堂,但對作者來說,沒有任何一種活動比洗菜切菜,淘米醃肉這樣熟能生巧的機械性動作更能安撫焦慮與疏解壓力。每天下課買菜做菜成為她留學生活的例行休閒。
  婚後,伴隨丈夫學習的因緣,作者因著廚藝夢想的覺醒進入了劍橋廚藝學校研習專業廚師課程,自此從學院走進廚房,進入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知識領域,追尋另一個夢想。
  作者回憶以前每次跟人家說她是念人類學的,得到的回應往往是「好深奧哦!」口氣中夾雜著景仰、不解與同情。現在告訴人家他是個廚師,社交簡直無往不利--不管是哈佛學生,家庭主婦,乾洗店老闆還是水電工人,人人都表示高度興趣與善意,會做菜忽然變成一種很炫的技能!如果他們得知作者放棄博士學位追求廚藝,幾乎大家的反應都是「好極了!」在美國,作者求新求變與追逐夢想的勇氣似乎比堅忍不拔和光宗耀祖重要。
作者简介

  莊祖宜
  師大英語系畢業,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碩士,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候選人。
  曾做過歌手,國中老師,大學助教,兼職翻譯。
  2006年毅然決然放下博士論文,進入美國麻州劍橋廚藝學校研習烹飪。
  畢業後隨夫赴港,在大飯店裡從廚房學徒做起,工作之餘經營部落格「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分享烹飪心得和專業廚房內的所見所聞。

目  录
推薦序│(依姓氏筆畫序排列)
1. 一個寫手拖稿的告白│徐仲
2. 一名台灣人類學家的香港廚房課│梁文道
3. 聽,台灣料理人說故事│葉怡蘭
4. 學院之外:一場滿溢香味的知識饗宴│張鐵志
5. 大補帖│蔡珠兒
6. 誰在廚房寫手記……│黎俞君自序│從學院到廚房I.廚藝學校
01. 第一堂課
02. 派皮大有學問
03. 乾洗店裡學烹飪
04. 刀工訓練
05. 食雞的文明
06. 烈酒一定要喝完
07. 屠宰課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港澳地區第一本《米其林餐飲指南》於2008年12月正式推出,總共28家餐廳摘星40 顆(相對東京的227顆),其中四季酒店的龍景軒成為香港第一家三星餐廳,也是世界第一家三星的中式餐廳;同享三星殊榮的還有澳門葡京酒店由法國名廚Joel Robuchon 監督的 Robuchon aGalera。二星餐廳共八家,包括我實習的「母校」Amber,而一星也囊括許多名人飯堂,如鏞記,利苑,福臨門等18家餐廳。
  書一上市,怨聲四起,本地美食家們斥為「鬼佬評中菜,毫無代表性」。《星島日報》批評指南欠港味,表示很失望榜上竟沒有港人引以為傲的「茶餐廳」。香港號稱「美食天堂」,自尊受挫的情緒不難體會,但我想造成這種不滿很大的原因是人們對米其林的標準有太多誤解。首先,米其林的星級鑑定與一般熟悉的一至五星級酒店分等大不相同:一星級的酒店恐怕連最廉價的旅行團都不屑逗留,而一星級的米其林餐廳卻已晉身世界級的美食殿堂,所以並不是所有不錯的餐廳小吃都應至少有一星。米其林公佈的星級差異如下:
  三星:值得專程到訪(merits a specialjourney)。餐飲水準與裝潢和服務的品質都出類拔萃,價格不菲,通常不宜帶小孩。
  二星:值得為此繞道而行 (deserves a detour)。一流品質,價格不菲。
  一星:如果順路不可不試 (If it’s on your way, you shouldstop)。餐飲高水準,環境舒適,可高檔可平價。
  這樣聽起來恐怕還是很含糊,畢竟每個人對於「一流」,「舒適」,甚至「昂貴」或「平價」的定義都不一樣,而且很多持文化相對論的美食家會說,西方人哪裡懂得欣賞和評鑑中國菜呢?(這次十二位匿名評審員中只有兩位華人)對於這一點我有正反兩面看法。
  首先,文化差異的確存在。西方評審員若對中式菜系不熟悉,評鑑菜式時難免欠缺衡量的標準(例如:這個獅子頭比一般的獅子頭好/差很多),對於一種菜色究竟是經典還是創意也較難判斷。另外中菜系裡有許多對軟韌彈牙口感(也就是台灣人所謂Q)的追求,這向來是西方人比較難欣賞的,所以舉凡鳳爪海蜇牛筋軟骨,甚至華人譽為頂級美食的鮑參翅肚,對許多西方饕客來說都很難理解,即便心胸開闊勇於嘗試,也不容易判斷烹飪的品質。還有中菜時常講究連皮帶骨,表示食材完整新鮮,啃咬啐吐之間另增情趣,並不表示草莽低檔,這在西式的高級餐廳裡是絕對看不到的。諸如此類的例證不勝枚舉,如果評審員因其中任何一樣差異產生偏見,都難免影響評鑑結果。
  米其林總裁對於這種「文化相對論」的回應是:「好菜就是好菜,有一定的客觀標準。法國菜不是只有法國人懂得欣賞,中國菜也不是只有中國人懂得欣賞。」
  此說法當然也有它的道理在,尤其若你採用的「客觀」標準是所謂的「米其林」標準。怎麼說呢?這很弔詭:米其林標準並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絕對標準,但如果四海皆使用此單一標準,最終也能達成某種角度的客觀。

 廚房裡的人類學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