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

  • 版 次:3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1月01日
  • 开 本:B5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453013
  • 丛书名:当代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求索丛书/王松林
作者:贺爱军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编辑推荐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采用了理论思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呈现译者主体性的全景图。《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建构的理论框架,提炼的主要观点对翻译研究人员、翻译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以译者主体与主体性为切入点,以社会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将译 者主体性的审视与考量放在佛经翻译和近现代西学翻译的背景之中,探究译 者主体在文本操作层面呈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在社会历史语境、诗学规 范和语言使用层面体现出来的客观受动性。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建构的社会话语分析理论框架具体包括源文和译文对照分析的微观 行为,译者主体性提炼与分析的中观行为,以及社会历史语境、诗学规范和 语言形式的宏观行为。具体而言,社会话语分析以文本分析为出发点,从中 提炼出译者主体性的文本表征,然后将主体性特征置放在社会历史语境、诗 学规范和语言形式下予以透视和洞观。
目  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译者主体与主体性的概念与构成
第一节 译者主体性
第二节 能动性与受动性:译者主体性的构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话语分析的发展源流与理论框架
第一节 语言学中的话语与话语分析
第二节 哲学、社会学中的话语与话语分析
第三节 批评话语分析
第四节 社会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章
  导论
  **节研究背景
  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
  --马祖毅
  中西翻译实践源远流长,绵延久远。有文字记载的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然而,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变为现实。学界一般认为,1976年在比利时鲁汶举行的国际翻译研讨会标志着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若以此作为起点计算,翻译学迄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三十多年来,翻译学或翻译研究一直作为一门边缘学科①,游走在对比语言学、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之间,缺乏自己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对比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的职责 在于忠于源文,在目标语中寻找源语的对等语。这一研究范式从结构这一切入点来研 究双语转换过程,并通过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分析或基于其他实证性 资料,分析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在结构和意义上的对等与对应。因此,对等(equivalence) 是这一研究取向的核心概念和研究焦点,可以说,“西方翻译理论至今一直是围绕着 对等概念演化发展的。” (Sager,2012: 25)德国翻译理论家威尔斯断言:“只有确立了 第三比较体(interlingual tertium comparationis)在翻译理论中的中心地位,翻译学才能 呈现出更为清晰的全貌。” (Snell-Hornby,2001: 15)基于第三比较体的理念,西方翻 译理论家先后提出各种各样的对等理念。1947年,奈达就提出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的概念。1964年,他进一步明确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并于1969年将 翻译定义为“在接受语中再现源语信息的*贴切的自然对等语”(Nida Taber,2004:
  ①在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的大学里面,翻译学长期以来没有立足之地;在中国,翻译学在相当长 的一段时间内仅仅被视为是一门三级学科。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学科分类与代码》,把翻译学定为语言学(一 级学科)中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三级学科,与“语言教学”“话语语言学”等并列。(王宁,2009: 1)。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以佛经译者和近现代西学译者为中心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