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454799
作者:翟姗姗 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编辑推荐
  《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研究》内容丰富,应用性强,可供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信息资源管理等领域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及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研究》引入关联数据的理念与技术方法,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元数据与本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语义化标注,并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关联数据构建与发布的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与服务平台,同时选取具有地方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剧”进行实证研究。由此证明引入关联数据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规范化描述、语义化揭示、多维度关联的有效途径,对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与保护、优化知识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  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绪论
  本章在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中所涉及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方法,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后介绍了本书的组织结构。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本书的选题系“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荆楚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012BAH83F00)、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知识聚合与应用研究”(2015XT007)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用户兴趣挖掘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整合研究”(BYJC870029)研究成果之一。
  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依托于文化部文化共享工程,由国家牵头、地方参与,对地方志、特色文献、民风民俗等一系列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加工整理。作为一类特殊的馆藏资源,对其进行聚合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对其进行有效的资源聚合和合理保护是当前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研究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两者作为现存的文化记忆,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性,决定了其在保护和传承上的优势,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和活态性,使其所包含的文化记忆更容易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忽略和遗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关乎某项具体文化领域的生存问题,更是对人类精神文明内涵与意义的深刻理解。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消亡现象严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影响较大、文化生态空间的异化等,在这种情况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有效聚合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与保护有了新的方法途径――数字化遗产保护技术。
  我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已经初见成效,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概括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关键技术涉及数字化建模、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破碎文化修复及复原模拟技术、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技术等,这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与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然而,我们并不满足其数字化的保护和保存,更要通过新的方法与手段对其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它们新的内涵,并对其资源进行合理组织与整合,更加有效的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知识传承与利用。

 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聚合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