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家世及生平探秘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人物 > 李白家世及生平探秘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0862277
作者:杨采华 著出版社:工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编辑推荐

诗仙李白留下了大量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他的诗歌一样,同样让人感兴趣的还有他那迷一样的身世:李白是胡人吗?他的籍贯到底在哪里?他经历了几次婚姻变故?他为何会被放逐?李白襄阳之行的目的何在? 为什么说高适是李白的诗友与仇人?……

 
内容简介

本是作者对李白近20年研究的成果。作者充分利用了李白留世的大量诗稿及今人对李白的研究成果,对李白的身世、生平、诗文以及社交关系等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不同以往的结论,在李白研究领域足以引起重视。

作者简介

杨采华 1953年生,湖北浠水县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退休职工,全球汉诗学会理事、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员,湖北三国文化学会理事,湖北诗词学会理事、编辑,湖北省老年人大学鹰台诗社编辑部原副主任。著有《屈原及其辞赋新解》《笔丛吟词选》等及学术论文30余篇,填写诗词(含未发表)2000余首。

目  录
鱼目混珠
——《草堂集序》的著作权真伪辩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条支、碎叶不关地名说
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珉
——李白非胡人说
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
——李白籍贯之谜
龙凤脱网罟,飘摇将安托
——青山何处李白家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李贤与李白父子关系的确认
阴虹浊太阳,前星遂沦匿
——废太子李贤不死之谜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珉
———李白非胡人说

近数十年来,把李白认作胡人说者甚多,影响非常大。这些人认定李白是胡人,理由有三条:一种说法认定李白生于中亚细亚;一种说法认定李白的相貌与我国西北古代突厥人相类似;一种说法认定李白在洞庭湖边埋葬友人吴指南时采用的方式便是契丹人的洗骨营葬法。于是,他们判定李白是西域胡人。这种结论正确吗?
一、李白胡人说之由来
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 崔宗之在《赠李十二》中说: “双眸光照人。” 于是,有人就从李白的长相判定:李白美髯长胡子,双目凹陷,类似西域突厥人、契丹人。显然,这种以貌定人的种族说是极不科学的形态意识的反映。
《草堂集序》与《李公新墓碑》(范传正作品简称) 所谓李白先人曾“谪居条支”或“窜于碎叶”。于是,有人认定条支在阿富汗或伊拉克,有人认定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由地名区域与人相貌结合,这便为李白是胡人说下了定论。可是,前文中我已经辩证指出:条支、碎叶不是地名。所谓“中叶非罪,谪居条支”与“隋末多乱,一房被窜于碎叶”中的条支、碎叶当作地名解释的惯性思维是错误的,错得一塌涂地,而这种似是而非的研究路子也走入了死胡同。
二、“洗骨葬”不能认定李白是契丹人
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自述说,他曾将友人吴指南尸骨草葬洞庭之滨,数年之后,他又将友人尸骨扒出洗净裹以布袋在鄂州(今武昌)乞地安葬。这种葬丧方式常见于汉唐之际契丹人的习俗中,于是有人认定李白为契丹人。这种说法成立吗?
检索历史资料,剔骨洗骨葬丧方式本源于中原地区。近几十年来,我国考古界在黄河流域发现,在距今五六千年的仰韶文化层中,普遍存在剔骨洗骨葬丧习俗。先民认为,人的骨骸是上天赐予,人死之后应与灵魂同归于天,这样做才能得到轮回。
先秦思想家墨子在《墨子·节葬》中说:“楚之南,有啖人国者,其亲戚死后,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成为孝子。”啖人国消亡了,其国人以啖为姓,唐代有宦官啖言瑶等族。啖人国在湖广之间,他们也有洗骨葬习俗。今云南大理挖掘石墓中有数人合葬骨架,考古人员分析判定:这属于典型的洗骨后二次丧葬礼仪的结果,其时代约距今两千年前,从战国延续到东汉(见《考古》1987年第3期,张增祺《西南地区的大石墓及其族属问题》)。这说明我国西南地区自古以来也有洗骨葬习俗。

 李白家世及生平探秘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