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文化大典.总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华姓氏文化大典.总论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1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4781940
作者:李吉出版社:大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内容简介

《中华姓氏文化大典(总论)》是二十一世纪中华姓氏大典丛书的第一卷,是整个丛书的大纲,从姓氏的起源与形成、姓氏制度的确立和社会功能、姓氏的发展演 变与民族交融、少数民族的姓氏特色、姓氏的文化内涵与类别特色、历代移民与姓氏的播迁流布、姓氏的文化表征与延续传承、族谱宗祠凝聚血亲、历代姓氏学概述 等方面论述了中华姓氏的主要问题,是目前研究姓氏学著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对国内目前研究姓氏学具有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姓氏的起源与形成
第一节 因生赐姓姓出多元
一 图腾感生演化为姓
二 女生为姓姓从母出
第二节 命氏之制由来已久
一 析族拓地居处为氏
二 崇尚功业尊者为氏
第三节 史前姓氏口耳相传
一 有巢氏与燧人氏
二 圣母华胥氏
三 伏羲氏和女娲氏
四 炎帝神农氏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中华姓氏文化大典(总论)》:
  二 姓分等级族标郡望
  姓分等级,族标郡望,是秦汉以后到隋唐两代区分姓氏等级、门第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选官任职、婚姻嫁娶的主要依据。
  姓氏有等级之分、地域之别,源于夏、商、周三代的“封邦建国、胙土命氏”。以西周初年较为明显。在周初的大分封中,诸侯各国被分为同姓、异姓、庶姓三种,并根据其血缘亲疏、功勋大小授予“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凡与周天子同为姬姓的诸侯各国,称为同姓之国,如鲁、晋、郑、卫、吴、燕、蔡、霍,是为本族同宗;凡与周王室世代通婚的,称异姓之国,如申、吕、齐、谢,是为姻亲贵戚;与周王室没有宗支、姻亲关系的则是庶姓之国,如秦、楚、巴、蜀。这三种封国,在封爵、土地、赏赐、礼仪上各有亲疏远近、高低贵贱之分。
  秦汉以来,“氏明贵贱”的社会功能虽因失去了社会基础,一度减弱。但区分姓氏贵贱的传统意识仍然根深蒂固,到魏晋时期门阀制度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秦汉以后,随着家族的繁衍迁徙,姓氏原有的以血缘论亲疏的文化内涵逐渐淡化,而以家族地望明贵贱的内涵成了姓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地域的同姓族人。历代的姓氏书中,其中都有一类是以论地望为主,如唐代柳芳的《氏族论》和南朝刘义庆撰、刘孝标注的《世说新语》。明代《百家姓》读本,也往往在每个姓氏后面注明了“郡望”。
  “郡”是由春秋战国到秦汉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春秋时期,秦、晋、楚等国在边地设县,含有“悬系”之意‘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期,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委派官员进行管理,作为君主的直辖领地,以区别于世袭分封的侯国、封邑,面积较县为大。“郡”字的结构,左边为“君”,右边为“阝”即“邑”。其意则明白无误地表明“郡”乃君主之邑也。战国时期在郡下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邑级行政区划制度。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加到四十多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中央集权政体组织的行政建制。汉至隋唐继承了秦代的郡县制,但是具体的郡县划分有所不同。隋唐时期,州、郡的名称往往能相互代用,但大多数时期称“州”不称“郡”。到了宋代,“郡”的行政区划已经作废。但“郡望”作为专指某些地域内某一名门望族的习惯用语,却保留下来,并与门阀制度紧密相连,在封建社会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沿用不衰。
  所谓“门阀”,亦即门第阀阅,指封建社会中世代显贵,影响大、威望高的姓族豪门。这些所谓“高门大姓”,一般说来,多由家族人物的地位、权威和声望自然形成。一旦形成,就显赫无比,十分威严,并世代传承。有时官方也作明确规定,宣称某姓为某郡望族大姓,甚至具体划分姓族等级,确定门阀序列,各姓权益地位不等,这就是门阀制度。

 中华姓氏文化大典.总论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