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洪水灾害风险与后备流路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水利工程 > 黄河下游洪水灾害风险与后备流路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203892
作者:刘燕华 等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2月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黄河治理这一经典论题,从宏观的时空视野、多学科结合的角度,用翔实的数据、先进的技术和缜密的逻辑研究了目前黄河下游存在的洪水灾害风险,系统总结了黄河下游河道发育的自然规律,并据此提出为现行黄河预留后备流路作为治黄的远景战略,将黄河之害限于可控的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成果包括提出从地域系统角度探索治黄途径的意义与必要性;构建了黄河下游决溢风险评价模型,综合评价了各个河段的决溢风险;运用黄河下游决溢洪水演进模型,预演了黄河下游决溢洪水的演进过程及淹没状况;建立了大尺度洪水灾害影响与损失评估方法,预估了黄河下游典型位置发生决溢将会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提出顺应黄河发育规律,确定后备流路作为治黄远景战略,以规避黄河下游的洪水灾害风险。
本书可供风险管理、灾害防治、地球科学、黄河水资源管理、区域发展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刘燕华,1950年生,北京市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国际IGBP/HDP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核心规划委员会委员、一联合国UNDP/UNEP减灾与遥感/GIS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黄河下游面临严峻的洪水灾害威胁
 第二节 当前黄河治理困境与远景战略
 第三节 本项研究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第四节 相关研究进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河中下游环境特征
 第一节 研究区概述
 第二节 黄河中下游环境特征
 第三节 影响黄河下游发育的环境困子作用规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河下游悬河决溢风险评价
 第一节 决溢风险评价的总体思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黄河下游面临严峻的洪水灾害威胁
黄河下游历来洪水灾害频繁,但由于近20年来的水资源短缺、20世纪90年代的断流和50多年的安澜局面使人们对黄河下游洪水灾害风险的认识逐渐淡薄。但是随着全球环境变化所引起的降水异常、自然灾害增加以及厄尔尼诺等极端灾害性天气的频繁爆发,加之黄河流域近20年来水来沙状况以及人类生产活动引起的新问题,黄河下游面临更加严峻的洪水灾害威胁。
由于其特殊的流域自然环境特征,黄河自古以来就是善淤、善决、善徙的多灾河流。历史上黄河改道大多因洪水灾害所致,属于自然过程,并且每次洪水灾害都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并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以重创。
针对黄河下游的洪水灾害,我国政府曾经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多次加高加固大堤,并且在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在干流及支流上修建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及其他措施。这些措施在过去的50多年里对预防黄河的洪水灾害起了重大作用,但黄河下游泥沙淤积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治。过去50多年的泥沙淤积和近年来人类生产活动引起的新问题,孕育着更加严峻的洪水灾害危险。导致黄河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因素包括:
1)黄河下游仍存在特大洪水。小浪底至花园口的无控制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为12 900m3/s,考虑该区间以上来水经三门峡、小浪底、陆浑、故县4水库联合调度后,花园口百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仍达15 700m3/s,且预见期短,对堤防有很大威胁(陈效国、邓盛明,2002)。2003年华西秋雨的天气形势,以上4座水库联合调度对小浪底以上来水的控制能力有限。
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600~800mm,集中于7~9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黄河中下游是全国年降水量变差系数最高的地区之一,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4倍。此外,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黄河流域的各种自然环境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并表现为更加复杂化,流域内气温及降雨变差系数增大(叶青超等,1997),流域发生洪水灾害的潜在危险增加。
 ……
书摘插画
插图

 黄河下游洪水灾害风险与后备流路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