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15年——我和光明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财经人物 > 新鲜15年——我和光明

  • 版 次:1
  • 页 数:263
  • 字 数:170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4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8611242
作者:王佳芬 著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4月 
内容简介
在中国企业家群落里,王佳芬是少见的杰出女性企业家,她用15年时间,以开放的心胸、国际化的视野、大都市的感觉,打造出一个新鲜的品牌。与此同时,她的出现也给竞争惨烈的中国乳业带来一股清新、开放、阳光的新气息。这种超前的海派风格,是她杰出成就的基石,但同时也注定了某种历史的宿命。
  作为过去十年里中国最著名的女性企业家之一,王佳芬表现出特有的战略和经营能力。她的职业旅程充满了激情、对抗和曲折,而其国营企业家经理人的身份则让她的企业家命运又蒙上了一层耐人寻味的“宿命”。这是一个有强烈时代特征的“新鲜”故事。
作者简介
王佳芬,原光明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51年10月生于上海。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硕士。2007年1月辞去光明乳业总经理一职,2008年3月辞去董事长职务。   曾任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副主席,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协会常
目  录
自序 我和光明15年
第一章 青春激荡
 人生的第一次演讲
 早当家的孩子
 父亲的背影
第一次见到死人
 懵懂的爱情
 初期历练
 联营厂生涯:是“充军”,还是机遇?
 “你那么有胆量为什么要走?”
第二章 初入光明
 改变命运的谈话
 “不找市长找市场”
 专业化分工的阵痛
媒体评论
传统国企怎样经历九死一生的变革走进市场?要是你对这个题目感兴趣,我就乐意向你推荐王佳芬的这本回忆录。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周其仁   王佳芬终于脱掉了她的“红舞鞋”,十多年来让她朝思暮想、牵肠挂肚、挑战拼搏、无止无歇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人生的第一次演讲
我第一次在公众前做演讲,是在6岁那一年。
那年,幼儿园要办一个欢送小学生的仪式,我平时比较活泼,就被选为代表演讲。可对于一个6岁的“娃儿”而言,逻辑思维还是一片空白,演讲显然是个巨大的挑战,更何况对着比自己年长的学姐、师兄!不过那个时代的很多事情都非做不可,劳动人民也特能发挥聪明才智,我当时的班主任便出了个主意:我记不住演讲词没关系,她能记得住。于是等到欢送仪式的那天,我怯生生地站到了台上,她则躲到后面,当我紧张地面对着几十号人的时候,班主任便在后面逐句念演讲词,于是,在我6岁那年,我用清脆的童声完成了首次表演,当我结束“朗诵”时,台下所有的人都在为我鼓掌。
人们都对人生的第一次经历印象特深,我也如此,这个发生在1957年的演讲事件至今仍令我回味。有时候我常常想,如果人生真有宿命的话,我一生的跌宕起伏,大概从那个时候便注定了,因为从那之后,我在各种舞台上进行各种表演,面对着无数人演讲,从未胆怯过。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这毕竟只是跨出了一小步而已。回到家中,父母表扬了我,我也乐滋滋了好几天,不久这事就结束了。
我家当时住在上海传统的弄堂里,父母是从江苏无锡、常州过来的“打工族”,等我长大懂事之后,母亲曾细数过父母们来上海的坎坷命运:我的祖父在他36岁那年患上伤寒不治身亡,曾祖父受木起打击,第二天也离开了人世——于是便在同一天里,发生了两口棺材一起出殡的人间悲剧。曾祖父与祖父的同时离去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使原本还殷实的“书香门第”陷入极贫的困境。为了维持生计,我的大姑被送到有钱人家当童养媳,父亲和二姑则远离家乡来到上海做工。父母的相识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当时母亲也因父母已亡只身到上海打工,她和我二姑同在一个工厂,同住一个宿舍。苦难的命运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让我父母最终结为伴侣,他们一生同在上海国棉31厂里工作,期间同读夜校,入党提干,生儿育女,置房治家。母亲是车间的工段长兼党支部书记,父亲则是工厂的副总工程师兼机修车间主任,一直做到退休,因此我童年的很多记忆都源自纱厂对面的那间小屋。
对于很多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人而言,那可是一段艰苦而甜蜜的日子,生活条件尚艰苦,之后的自然灾害和动荡还是未知,大家简单又快乐地生活着,鲜有对生活不满的。我家那时的房子不大,我是家里的长女,下有一个妹妹和弟弟,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不甚艰苦也不甚富裕,感觉特融洽和谐。这种情况一方面给了我很好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展现的生活品德,也让我一生都受益无穷。
书摘插画
插图

 新鲜15年——我和光明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