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与定位-北京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认同与定位-北京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7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6145661
作者:石长慧 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内容简介

  《认同与定位(北京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研究)》以北京市城中村的农民工子女为研究对象,逐一分析了他们的身份认同、文化适应、城乡比较意识和社会地位预期,以及社会结构对流动少年施加的约束与限制。研究发现,流动少年渴望摆脱农村人的社会身份和底层的结构位置,但是国家、农民工子弟学校和社区居民却通过制度定位,市场定位和社会互动定位三种社会定位方式,将其固定在社会底层的结构位置上。由于遭遇了身份认同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双重紧张,农民工子女无法融入城市社会。很可能会体验到社会失范,从而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作者简介
  石长慧:汉族,1983年生,湖南安乡人。200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已在《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科技论坛》、《青年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部分文章转载于《人民日报内参》、《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主要研究领域有城市社会学、青少年研究、科技政策、公益项目评估等。
目  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关于移民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关于认同的理论研究
  第四节  国内关于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研究
  第五节  本书的研究问题
  第六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介绍
第二章  我是谁:流动少年的多元身份认同
  第一节  社会分类:流动少年的多元身份
  第二节  自我认同:流动少年的主观认知
第三章  城市文化融合:流动少年的认同建构过程
  第一节  语言取向
  第二节  文化活动适应 
第四章  城市更好:流动少年的城乡比较与群体偏好
  第一节  对农村和城市的评价
  第二节  对农村人和城市人的评价
  第三节  同龄群比较
  第四节  职业理想
第五章  城市中的半岛:流动少年生活的外地人社区
  第一节  城中村:城市与农村的负面结合
  第二节  链式移民与社会关系
  第三节  制度和实践对身份的确认
  第四节  流动的社区
第六章  底层再生产:农民工家庭
  第一节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第二节  家庭结构及其影响
  第三节  父母的劳动时间及其影响
  第四节  望子成龙:父母对子女学习的态度.
  第五节  父母对学校的不信任
第七章  阶级再生产:农民工子弟学校
  第一节  作为主导者的国家:法律、政策及其实施
  第二节  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环境
  第三节  办学策略:追求利润最大化
  第四节  生存策略:安全第一 
  第五节  管理策略:作坊式管理 
  第六节  学生:德智全面不发展
第八章  认同与定位:流动少年的社会融合
  第一节  流动少年对城市的认同
  第二节  流动少年面对的社会定位
  第三节  双重紧张:认同紧张与结构紧张
  第四节  流动少年可能的行为选择
  第五节  余论:促进社会融合的政策建议
附录1  30名被访谈学生的基本情况
附录2  文章中出现的其他主要人物的简况
附录3  城市流动青少年的价值观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4  北京市WQ乡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
附录5  访谈提纲
后记 

 认同与定位-北京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