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文学艺术嬗变纬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幽燕文学艺术嬗变纬略

  • 版 次:1
  • 页 数:244
  • 字 数:197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8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3377220
作者:张静文 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8月 
内容简介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不断的开发,幽燕地区艺术种类逐渐丰富和发展,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幽燕地区艺术形式雅俗并进,交相辉映。雅艺主要指绘画和书法,系从彩绘和雕铸发展而来,一度成为文人的案头之作,最终又以年画的形式回归民间。俗艺主要指民间歌舞、民谣、民间俗曲、杂耍等。金代定鼎中都后,幽燕地区城市化的步伐加速,手工业和城市商业更加繁荣,市民阶层迅速扩大,其构成成分也更加复杂,都市社会更加市俗化,而迎合市民阶层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的艺术样式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到了清代末年,市井综合表演艺术自然而然地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脱颖而出,评书、全堂八角鼓系列、相声、竹板书等成为当时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幽燕地区的文学亦源远流长。幽燕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期即留下了中华始祖征战的足迹。保存于《山海经》和《太平御览》中的北地战争神话“黄帝战蚩尤与天女魃”,就将幽燕地区的自然地貌作为事件发生的阔大背景,将战争作为正面描写的人文景观在作品中展现,成为瑰丽雄奇的幽燕文学神话源头。幽燕地区的文学与艺术的发展齐头并进,而文学和艺术的综合表达形式戏剧,在幽燕文学艺术中则独树一帜。幽燕文学艺术的发展与该地区政治身份的变更有着内在的联系。本书从上古地缘神话始,至清代末年市井综合艺术止,探讨了幽燕地区文学艺术的嬗变轨迹,并总结出三个嬗变期的地域文化特征:边荒文化色彩、民族融和气象、都城市井风情。
本书从上古地缘神话始始,到清代末年市井综合艺术止,探讨了幽燕地区文学艺术的嬗变轨迹,并总结出三个嬗变期的地域文化特征:边荒文化色彩;民族融和气象;都城市井风情。
目  录
引论

幽燕文学艺术的研究价值
自然地理状貌与地域文化气质
文化结构差异形成嬗变时期
幽燕文学艺术史料的核考和写作内容的确定
第一嬗变期 边荒文化色彩
 边地的政治风云和风云人物
地缘神话——黄帝战蚩尤与天女魃
风云际会——《战国策》、《史记》中的燕地风貌
人杰地灵——燕人韩婴与《韩诗外传》
任侠之气流荡燕地——传奇小说《燕丹子》
 神奇土地的文化张力
荒寒的边地风物——魏晋诗人的幽燕之咏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嬗变期边荒文化色彩
  第一嬗变期是指幽燕地区由原始聚落发展为唐代军事重镇的漫长历史过程。“大地是文学艺术的舞台。文学艺术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中产生的,带有明显的地域烙印。”幽燕地区在唐代以前的漫长岁月中,一直被作为边地和古战场,商品经济的萌芽屡遭战争摧残,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明一直难以形成。严寒、边远、荒凉是时人对这一地区的综合感知。这种独特的文化感知赋予了这片土地一种神秘感和精神魅力,因而形成一种文化场效应,使得根植于这片土壤的文学艺术具有极强的地域文化张力。这片土地所包蕴的激越、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情感对那些征战于此、游历于此的文化外来者和生于斯长于斯的土著文化家园人产生一种吸引、启发和激励,他们更愿意把生命的激情投注于与此相联系的文化载体中。荒寒的边地风物,边地的政治风云和风云人物,建功边陲与沙场感怀,融成一曲幽幽北国边塞情。幽燕之象——自然人文之景,幽燕之气——慷慨任侠之
气,幽燕之情——征戍罹乱之情,幽燕之风——豪迈尚武之风,共同构成唐代以前幽燕文学艺术的地域特征——边荒色彩。
  边地的政治风云和风云人物
  地缘神话——黄帝战蚩尤与天女魃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产品,文学艺术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必然会从根本上影响身处其间的人类文化活动。它们或作为事件发生的背景,或作为作者观照的对象,或成为诗人感情的寄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来。幽燕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期即留下了中华始祖征战的足迹。保存于《山海经》和《太平御览》中的北地战争神话“黄帝战蚩尤与天女魃”,就将幽燕地区的自然地貌作为事件发生的阔大背景,将战争作为正面描写的人文景观在作品中展现,成为瑰丽雄奇的幽燕文学神话源头。
  《山海经》是一部保存神话资料最多因而最具神话学价值的历史文献,是一部具有民间宗教性质的书。《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全书共十八卷,分别为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黄帝战蚩尤与天女魃”收录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
  ……

 幽燕文学艺术嬗变纬略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