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作品集(朗声名家插画版)_风雷震九洲(35_37)(全三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梁羽生作品集(朗声名家插画版)_风雷震九洲(35_37)(全三册)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9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6043184
作者:梁羽生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编辑推荐

  谈武侠小说,不能不谈梁羽生,不能忽略他在平淡中飘溢出来的独特韵味。就新派武侠小说而言,古龙是小字辈,金庸是后行一步的人,梁羽生则是时间上的“大哥大”。正是由于他无意闯入武林,才造成了本世纪*壮观的文化景致——武侠热。情仇儿女,侠魔忠奸,风雷激荡九州腾。泰山之巅,惊雷勃发,暴雨骤降,武当派的俗家弟子萧志远却迎雷狂吟……

 
内容简介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上接《儿 女英雄传》以来的侠义小说和民国旧武侠小说,开创新派武侠文学;下启金庸、古龙的一片天地。他这样评价自己在武侠小说界的地位:开风气者,梁 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金梁并称,一时瑜亮”。梁金并世之时,曾主张“侠是 下层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品德的化身”,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金庸更将之提升为“为 国为民,侠之大者”。梁羽生小说以实在的文史知识和古代诗词见称。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常常将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小说回目意境深远,对仗精巧,情节推展明显具有怡荡有致的韵律感,叙事中也带有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其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他的武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小说情节构置巧妙、稳厚绵密。有人认为梁羽生小说的缺憾在于“乏味”二字,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梁先生始终保有一种“正统”文人的姿态。梁先生自己也说:“可 能我也犯过“离奇”的毛病。但我的作品中“离奇”不是主流,不是我的风格”。一起来翻阅《梁羽生作品集:风雷震九州(套装上中下册)》吧!

作者简介

  梁羽生(一九二四——二○○九),本名陈文统,生于广西蒙山,世代书香门第,熟读古文,擅于对联。少年时,拜史学家简又文教授为师。抗战胜利后,入广州岭南大学,攻读国际经济专业。毕业后进入香港《新晚报》担任副刊编辑,一九四九年定居香港,任职《大公报》。从小喜欢看武侠小说,文史造诣颇深,涉足文坛后,曾用“梁慧如”、“冯瑜宁”等笔名发表过多篇散文、文艺评论和文史随笔,也曾用“陈鲁”笔名写评论中国象棋的文章。一九五四年,由于香港武术界太极派和*派的一场公开比武,造成香港社会的轰动,《新晚报》便商请梁羽生撰写武侠小说在报上发表,第一部《龙虎斗京华》刊出后,大受读者喜爱,遂开始了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生涯。从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八四年间,共有三十五部武侠作品问世,总字数达一千多万字,被誉为新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梁羽生擅长在武侠小说中渗入中国诗文艺术,融和文学、历史、诗词、联语于一炉,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自认《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传》、《云海玉弓缘》三书为其代表作,而其它作品如《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等,也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散文作品则有:《笔不花》、《笔剑书》、《笔花六照》、《名联观止》等。

目  录
第一回 四海翻腾云水怒
百年淬厉电光开
第二回 为护良朋拼性命
相逢义士托遗孤
第三回 一语起疑诛怪客
双雄竟不敌红妆
第四回 玉女迎宾招责骂
少年惊艳惹相思
第五回 欲驻萍踪陪玉女
难明心迹觅孤儿
第六回 威加稚子滋疑虑
力战强豪动杀机
第七回 少年侠骨来相护
幽谷情苗便暗生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泰山之巅,惊雷勃发,暴雨骤降,狂风卷石石纷落,黑云压山 山欲摧,东方天际刚刚出现的一点曙光也被黑云遮掩了。但在这倾盆大雨之中,却有一个虬须如戟的粗豪汉子,披襟当风,迎雷狂吟,雷声虽响,却也掩不了他的声音。雷声轰鸣,电光疾闪,厚厚的云层,便似给炸开似的,一道电光,划过长空,宛如横亘天际的金蛇,突然咬穿云幕,钻了出来,照明大地!电光闪处,忽见有个人影向这虬须汉子走来,朗声赞道:“好诗好诗!萧大哥,你也好豪兴啊!”电光一闪即灭,但已照 见了这人的形容,是一个清秀的少年,文士打扮,和那个粗豪汉子,恰好成为对比。虬须汉子大笑道:“叶兄弟,你也来了。我只道除我之外,再也没第二个人有我这股傻劲了呢!哈哈,东海浴日的奇景看不到,咱们却先变成落汤鸡了。”那少年笑道:“晴光潋滟,固饶佳趣,风雨晦冥,也未始不佳。泰山绝顶赏雷雨,那也是人生难得一见的奇 景呢。” 原来这虬须大汉名叫萧志远,是武当派的俗家弟子,胸怀壮志,游学四方,以武会友。这少年书生名叫叶凌风,是他新相识的 朋友。虽是新知,但因志趣相投,早已是情如兄弟。他们结伴同游,来泰山,观日出,不料恰巧就在黎明到来之前,碰上了一场大雷雨。两人在古松之下,风雨之中,握手大笑。叶凌风道:“萧大哥,原来你不但武功出色,还作得如此好诗!”萧志远大笑道:“我连平仄都还不晓,哪会做诗?这是江南才子龚定盦的佳句。”叶凌风 道:“就是那有狂生之称的杭州秀才龚定盦么?”萧志远道:“不错,就是此人。日前我过镇江,正碰上镇江玉 皇祠祭祀风神雷神的大典,那龚定盍也恰巧来看热闹,道士求他写了这首诗,焚化给风神雷神作为祷告的。诗虽焚化,但已是万口争 传了。小弟不懂做诗。但这首诗足以消我胸中块垒,适逢雷雨,我就不觉对景狂吟了。” 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说话之间,已是雨过天晴。金霞隐现,银光闪动,从泰山之巅,眺望东海,东海正捧起一轮红日,霞光灿烂,霄漠顿清。萧志远拍手笑道:“妙呀,雷雨之后,景色更为壮丽了!”叶凌风却忽地叹了口气。萧志远道:“贤弟因何叹气?”叶凌风道:“正是因听了此诗,有感而发。想吾中原沦于夷狄,迄今已百有余年,多少志士仁人,曾洒热血,掷头颅,要把满洲鞑子逐出关外,还我河山。但如今经过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满清的根基已固,鞑子对付汉人的手段也是越来越阴狠了,镇压与笼络兼施,钢刀与纱帽并用,不知多少豪杰人其彀中,民气消沉,人心麻痹,小民百姓,敢怒而不敢言,这不正是‘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能不令人浩叹!,’ 萧志远道:“这却未必尽然,九州生气恃风雷,你看在刚才那场大雷雨之前,岂不也是万木无声,尘埃不起,但一场雷雨之后,不就是污秽消除,生机勃发,百卉争荣?”P1-2


 梁羽生作品集(朗声名家插画版)_风雷震九洲(35_37)(全三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