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丧葬与祭祖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研究 > 先秦丧葬与祭祖研究

  • 版 次:3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4月01日
  • 开 本:B5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030433947
  • 丛书名: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
作者:李玉洁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编辑推荐
  《先秦丧葬与祭祖研究》运用考古学资料与典籍文献对照比较的手法,辅以历史学、人类学诠释,勾画出中 国先民丧葬、祭祀等文化演变的基本脉络,适合从事历史、考古、文博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 员、高校师生及业余爱好者阅读。 
内容简介
  我国古代尊祖敬宗、慎终追远,对祖先表 现出极大的尊重与怀念。而我国后代丧葬祭祀 文化皆是在先秦礼俗基础上形成的。《先秦丧葬与祭祖研究》论述 了先秦时期的墓葬、丧服、祭祀等礼俗;探讨了先秦时期的墓葬形制、棺椁制度、随葬礼器 组合制度;研究了丧服中的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等五服制及其在后代的演变;分析 了周代祭祖礼的等级差别及古老的食生风俗等。 研究的时空范围上至自人类拥有墓葬、丧服、 祭祀制度之始,下迄战国、秦汉之际;以黄河、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主,兼及东北、西北、西南、 东南诸地区。
目  录
序一(李学勤)
序二(刘庆柱)
绪论
  一、墓葬制度的起源与等级
  二、丧葬之礼及反映出远古风俗
  三、祭祀之礼及反映出的远古思想意识
上篇 先秦时期的墓葬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墓葬文化
 第一节 墓葬制度的起源
  一、墓葬的起源与旧石器时期的居室葬
  二、公共氏族墓地的出现
 第二节 各种葬式反映的原始巫术意识
  一、单人直肢葬
  二、屈肢葬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绪论
  自从人类出现开始,我们的祖先就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地勇敢顽强辛勤地劳动,与大自然作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了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然而天长地久、人生有限,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他的劳动果实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供后人享用。因此,尊重祖先的劳动、怀念祖先的恩德,是后世子孙的必然情结,也是世界上各个民族的共同心理。中国古代尊祖敬宗、慎终追远,就充分的表现了对祖先的尊重与怀念。《左传 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指的是军事,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而“祀”,就是祭祀祖先。我国古代把祭祀祖先与军事战争看的同等重要,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对祖先的祭祀是何等的重视。
  先秦时期的墓葬、丧服、祭祀等礼俗是我国丧葬礼俗形成的初始,我国历朝历代的丧葬礼,皆是在先秦丧葬礼的基础上形成的。后代的丧葬礼对先秦丧葬之礼有小的改动,而无大的变化。我国古代的丧葬与祭祖礼仪具有强烈的等级性,人的身份不同,祭祀祖先的规格也不相同;最初是一种亲疏的等级,后来演变为贫富贵贱的等级。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政治文化、社会关系、风俗民情、贵贱等级意识、生产发展水平等在丧葬祭祀的各种礼仪中都能够充分的表现出来。
  本书分别对先秦时期的墓葬制度、丧服制度、祭祀之礼进行探讨。其时空范围是,上至自人类拥有墓葬、丧服、祭祀制度之始,下迄战国、秦汉之际;以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主,兼及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诸地区。先秦时期我国各地(如中原地区、南方的楚地、东夷及吴越、西南巴蜀)的葬俗都有很大的差别。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国各地区(包括边境少数民族)的葬俗虽然还保留着浓厚的地方特色,但逐渐接受中原地区的影响,与华夏文化融合。秦汉以后,我国的丧葬风俗趋向统一,表现出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一、墓葬制度的起源与等级
  古代的丧葬文化最早起源于墓葬,而为死者举行丧礼,为死者服丧服,是随着民智渐开又兴起的礼仪。贵族们认为祖先死后成为神,平民认为祖先死后成为鬼。鬼神对活着的人有保护或伤害的作用,因此祭祀祖先是子孙头等大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对祖先表示敬意和怀念的各种丧葬礼仪。
  远古时期,部族中有人死去,当是弃之于野。死者的尸体就会被狐狸或其他动物食之、或被苍蝇嘬之,面目十分难看。活着的人实在不忍心见到这种惨象,于是把死去的亲人埋葬在地下土中,这是人们对死者的最初情谊,于是人类社会出现了墓葬。
  我国最早出现的是居室葬,即把死者埋在所住山洞的下室,后来掩埋在旷野中。墓坑的形式有长方形、方形、圆角长方形、凸字形土坑墓的形制,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是主要的形式。死者的葬式有单人直肢葬、屈肢葬、二次葬、多人排葬坑、男女合葬、火葬等。

 先秦丧葬与祭祖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