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藏书馆-中华典故(文白对照,简体竖排,香墨印刷,大开本.全四卷)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线装藏书馆-中华典故(文白对照,简体竖排,香墨印刷,大开本.全四卷)

  • 版 次:1
  • 页 数:284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轻型纸
  • 包 装:线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1226730
作者:郑红峰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6月 
编辑推荐

语言的智慧 智慧的语言 典故,古文中经典故事也。典故可称为浓缩的历史,每一典故都可以牵引出一段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 典故是一滴水,映射着大千世界,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一个个简短的典故中得到充分体现。诸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可重现楚汉相争的一段历史,并且寓意某人的言行表面上有名目,实际上另有所图。“门可罗雀”又让我们体味世态之炎凉。 读《中华典故》你也能“语出有典”。

 
目  录
卷一
 史前
 夏
 商
 西周
 东周
卷二
 秦
 西汉
 东汉
卷三
 三国
 西晋
 东晋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故也是数不胜数。典故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浓缩的历史,是语言的精华。

典故,就是历朝历代的经典故事,依据《辞海》解释:一、典制和掌故;二、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这样看来,典故的释义要比掌故宽泛。以编者个人的理解,掌故要比典故更民间化、俚俗化、口语化,与逸闻、逸事往往成双出对;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顾名思义,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句。

典故运用很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整个故事的大概,以成语等固定的词或短语在民众中约定俗成。譬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守株待兔、邯郸学步、画蛇添足等,令人一目了然,一读题目就知道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所以,典故通常与成语紧紧联系在一起。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典故是汉语词汇中的特殊部分。它们结构简练、含义丰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在许多成语典故中,字面上不易准确理解,必须认真加以查考。这是成语典故逐渐被人们遗忘和弃用的主要原因。   

追溯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如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嫦娥的女士偷吃了长生不老的药,但她吃的多了点,就不由自主地飞到月亮上去了。这就是典故『嫦娥奔月』的由来;第二,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如古代有个叫谢灵运的诗人,说世界上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要有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他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后来人们就称才华超出普通人很多的人为『才高八斗』;第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如『天女散花』这个典故来源于佛经,后来常用来形容下雪、花落地的情形。『替罪羊』这个典故来源于圣经,喻指为代替别人承担过错的人。

典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但若要深究一下某个典故的出处、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准确含义,则是很多人不能回答的。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典故,就会使语言变得精辟、凝练,谈话更富于感染力;如果在行文写作时适当运用典故,则可以增强文章表现力,用有限的词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收到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之功效。

本书从神话、民俗、成语中辑录了众多典故精粹,编者不仅对每个典故的含义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们的出处,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它们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阅读典故背后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此外,书中还收录了部分不常用的成语或典故,以拓宽读者的知识面。

今天的人们说话常喜欢引经据典,一个个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涤荡与岁月积淀的典故,无不散发着华夏子孙智慧的光芒。这些凝练的典制、掌故是我们知古鉴今的一扇窗口,也是我们丰富知识、增长阅历的一条捷径。

书摘插画
插图

 线装藏书馆-中华典故(文白对照,简体竖排,香墨印刷,大开本.全四卷)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