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道德楷模丛书:律己典范(双色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华道德楷模丛书:律己典范(双色版)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8月01日
  • 开 本:大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3668259
  • 丛书名:中华道德楷模丛书
作者:陈德辉 主编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8月 
编辑推荐

     陈德辉主编的《律己典范》收录了77位古今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他们当中有的是举世公认的道德楷模,有的是在律己方面闪耀着卓尔不群的道德光彩。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很好的辅导读物,大家可以从道德楷模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使道德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内容简介

     陈德辉主编的这本《律己典范》由安徽省炎黄研究会组织编写,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中华道德楷模》中律己篇的升级版,增补部分故事,尤其是近十年来涌现出来的道德楷模故事。约12万字,由60篇左右模范人物故事构成,每一篇人物故事加上一幅插图(以人物画像或照片为主)。编者有200字左右对故事意义的阐述和提炼。《律己典范》可作为道德宣传教育,弘扬精神文明建设读本,也可用于中小学馆配。

目  录
刻苦求知
  孙敬、苏秦为求知悬梁刺股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王羲之钻研书法成“书圣”
  王冕刻苦学画
  宋濂苦学成才
  以获为笔、借书攻读的欧阳修
  侯德榜勤学不怠
  毛泽东毕生勤奋读书
  自学成才的华罗庚
  “知识界的乞丐”徐懋庸
  刻苦攻读的钱伟长
  严谨治学的吴文俊
  “书痴”田家英
矢志图强
  勾践卧薪尝胆
  扬雄二十七年写《方言》
  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
  冯如志造飞机
  “德高学富、功业长存”的陈望道
  我国工矿泰斗孙越崎
  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
  立志报国的屈武
  传奇上将李克农
  献身“两弹一星”的郭永怀
  潜射火箭的总设计师黄纬禄
  施雅风的冰川冻土之梦
  杨文水由乡村走向国际医坛
  王成喜作画为国争光
  让免疫学走向世界的曹雪涛
  航天英雄杨利伟
  王明海让沙丘变绿洲
诚实守信
  蔡磷、季札誓守心诺
  秉笔直书的晋董狐和齐太史
  曾子杀猪不欺童稚
  商鞅以信革政
  田光以死的至诚信守诺言
  范式、卓恕千里如期至
  不愿撒谎的晏殊
  以诚信为本的徽商
  宋庆龄遵约守信
  张闻天坚持讲真话
自重自警
  介子推功成不言禄
  杨震不受“四知”金
  陶侃勤苦自勉
  吴隐之“酌贪泉而觉爽”
  梅兰芳蓄须明志
  徐悲鸿“我代表我的祖国”
  邓演达谢绝升官
  朱自清不受嗟来之食
  粟裕两让司令
  张瑞敏严守质量塑“海尔”
  张海迪轮椅上的精彩人生
修身律己
  蒋琬、夏原吉严己宽人
  “肥鲜不食,丁庸不取”的裴侠
  郭子仪“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宋太祖的“三条宝带”
  苏轼悔续菊花诗
  “杯汤不受”的清官方克勤
  陈嘉庚严于教子
  毛泽东的“一字师”
  严于律己的周恩来
  从不表功的王稼祥
  宽厚待人、淡泊一生的邱一涵
  启功和他的老师
  高风懿德、谦虚慎行的任质斌
  人民爱戴的好法官谭彦
克勤克俭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克己奉公的祭遵、陈定
  “俭于家而利于众”的刘晏
  陆贽清慎修身,力禁贪贿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
  苏轼西湖筑堤
  朱德留给子孙的“财富”
  红色理财专家毛泽民
  “恒、恬、诚、勇”朱光潜
  严格要求自己的陶铸
  军魂不朽的将军杨业功
  鞠躬尽瘁的好书记邓平寿
前  言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人们在长期道德实践中形成高尚的理想、信念、习惯、传统及其表现的嘉言懿行,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是净化社会的雨露甘霖,维护国家安宁的内在动力,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了丰富而又自成体系的道德价值标准,涌现出灿若繁星的道德楷模。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舍生取义、修身律己、诚实守信、仁爱好礼、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的光芒照耀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尤其’是近代以来,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动人乐章,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老一辈革命家率先垂范和大力倡导,广大人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涌现出一大批感天动地的道德楷模。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人民的好村官沈浩等等,他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在道德楷模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凡人善举感动着中国,他们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道德之花在中华大地处处绽放。最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身勇救学生、“最美司机”吴斌恪尽职守保障乘客生命安全,“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勇闯火海排险救人,英雄的壮举感动了亿万群众。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引导人们学习和效法古今道德典范。为此,安徽教育出版社编纂出版了《中华道德楷模丛书》,分别为《爱国英杰》、《律己典范》、《待人楷模》、《为政榜样》、《处世翘楚》5卷。全书收录了近四百位古今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他们当中有的是举世公认的道德楷模,有的是在某个方面闪耀着卓尔不群的道德光彩。相信这套丛书将会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很好的辅导读物,大家可以从道德楷模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使道德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2012年7月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湖南韶山冲出了个伟人,他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毛泽东一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刻苦读书的精神和方法很值得后人学习。毛泽东8岁时,他的父亲把他送到私塾去读书。第一位私塾老师邹春培为他启蒙,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论语》、《孟子》、《诗经》,毛泽东读后即能全部背诵,表现了很高的天赋和勤学精神。有一次老师叫学生学着对对联。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濯足”两字,指名要毛泽东应对。毛泽东略加思索,从容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修身”二字。《礼记·大学》篇中讲:“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毛泽东几乎是脱口而出的这两个字,正说明他志向远大。毛泽东16岁时离开韶山去投考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在学校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能够借到的图书,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立下治国大志。在作文《言志》里,他写下一首《咏蛙》的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抒发了一个有志少年的抱负。校长阅卷后,惊讶地说:“我们学堂录取了一名建国材!”投身革命以后,毛泽东仍然坚持刻苦读书。他生前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在革命战争年代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无论是在中央苏区还是在延安,他都千方百计找书读。1947年延安战略撤退时,有些书毛泽东舍不得丢弃,由战士们分散携带转移,最后带到北京。这些书几经战火,染满征尘。毛泽东常常深情地感叹:“这部分书能够保存到今天,首先得感谢那些曾为我背书的同志们。”毛泽东在北京的故居,原名菊香书屋,确切地说,应是他的书房,这里触目所及几乎全都是书。故居的第一排房间,并排分列着36个高大的木书橱,里面摆满了书籍。西厢房的左右两间和北厢房的左间也都满橱满架的摆放着书,毛泽东的起居室和卧室,环绕四壁的仍然是书橱。在这几万册的图书中,内容极为丰富,既有马列等革命书籍,也有我国古代的经、史、子、集的大量类书、专著,还有近现代出版的一些图书。正因为毛泽东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籍,所以无论党内外、国内外,几乎一致公认:毛泽东是一位历史知识渊博的政治家。毛泽东读书注重知识的积累。早在青少年时代,他就把读书、做学问和知识积累比喻为修筑百丈之台。他说学问的研究,“有获有不获,则积不积之故也。今天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至于万石焉。学问亦然,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他还引用古人的一副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信奉并实践古人提出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主张。他读书认真,并且爱写读书批注,少则一两个字:“好”、“略好”,多则联系实际抒发感想,写上几百乃至上千字,或赞,或叹,或争论,或批驳,纵情挥笔,极具本色。目前,许多出版社争相出版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毛泽东评点四大名著》等书,只是他读书批注的一部分。他在读《三国志》蜀魏战争中“失街亭”一节时,在书眉上批注了“诸葛不在军中”六个字,却极深刻地指明此战蜀汉溃败的一个重要教训:主帅诸葛亮在这关系两军胜负的关键之地、关键之时却未能亲临前线。毛泽东读书主张“三复四温”。许多重要书籍,他多次反复阅读。据说《资治通鉴》他读了17遍。这部书是北宋司马光所著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宋神宗读过这部史书后批示“鉴于往事,有无讹治道”,因而命名为《资治通鉴》。毛泽东反复阅读,他认为这本书“写得好”,“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读这部书可以“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毛泽东身负党和国家领导重任,日理万机,他读那么多书,时间从哪里来呢?他对旧日同窗萧三说过一段话,对这个问题做了回答:“大家总推忙得很,学习不可能。我自己过去也总是这样推诿,但近几年把这种理论推倒了。忙,就要挤,比之木匠在木板上钉钉子,就可以挤进去。”毛泽东读书注重运用。在《毛泽东选集》100多万字的巨著中,多处引用中外历史典故,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提出正确的工作指导方针。他在讲话中也经常引用历史典故。在延安,1942年他在向即将奔赴各根据地的干部做报告时,引用了柳宗元《黔之驴》这个故事教育他们不要自认为是“洋包子”,而瞧不起各地“土包子”干部。他在讲这故事时,一边讲,一边装着老虎观察和侦察驴驹子的样子,围着做记录的同志转,引起一片笑声。这样他讲的道理就深刻地印在大家脑子里。毛泽东这位创造一代历史的伟人,固然他有着过人的天赋,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但他刻苦读书,广泛涉猎历史知识,善于借鉴历史经验,同样是他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朱强娣) P20-23

 中华道德楷模丛书:律己典范(双色版)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