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交通史新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史 > 秦汉交通史新识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8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6167236
作者:王子今 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8月 
编辑推荐
《秦汉交通史新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有关秦汉交通史的论文集,从秦汉时期的军事交通控制、军事移民、巡视路线、动物考古、交通“俗禁”、战骑装具、交通要道、航海、运输技术等有关交通诸层面,加以详细的阐释,对秦汉交通史乃至中国古代交通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子今,1950年12月生于哈尔滨,西北大学考古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历史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出版《秦汉交通史稿》《史记的文化发掘》《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汉社会史论考》《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史:帝国的成立》《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秦汉社会意识研究》《秦汉闻人肖像》《秦汉文化风景》《秦汉称谓研究》《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秦汉交通考古》等秦汉史研究论著。
目  录
秦军事运输略论
一秦人对军运的重视
二秦军“远攻”传统与粮运效率
三军运与统一战争中的大兵团作战
四秦军运能力的开发
五灵渠的意义
六秦军事运输的组织管理
秦兼并战争中的“出其人”政策——上古移民史的特例
一“出其人”“归其人”史例
二《通鉴》的处理方式
三上党教训
四“虎狼之秦”:东方六国的文化敌对倾向
五“徕民”主张:从兵战强国到行政强国
六关于“募徙”“赐爵”,“赦罪人迁之”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六禹:早期交通开发成功的纪念性符号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说:“禹之功为大”,而其首要之功,就是“披九山”。《史记》卷二《夏本纪》表彰“禹行”之功,尤强调他开发山地交通的贡献:“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他领导“治水”的实践,就包括所谓“山行乘样,行山刊木”“通九道”“度九山”。司马迁在《史记》卷二《夏本纪》中还引述了《禹贡》关于禹治水时“道九山”的记载:“道九山:淠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常山至于碣石,人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道幡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汶山之阳至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其行迹已经遍及上古时期所有重要交通线路。《史记》卷二《夏本纪》与《禹贡》个别文字略有不同,而“道九山”三字,是司马迁总结性的手笔。其意义于交通事业的开发而言,自然非常重要。
  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侧重其法术的和宗教的方面》运用文化人类学思想和方法对于中国古代旅行生活遭遇的精灵鬼魅以及相应的精神生活时代背景进行考察,使交通史的研究别开生面。他在讨论“行途遭逢的神葑(和毒恶生物)”时曾经指出:“由种种证据,我们知道古中国人把无论远近的出行认为一桩不寻常的事;换句话说,古人极重视出行。”

 秦汉交通史新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