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修订第12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张维迎、汪丁丁等鼎力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修订第12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张维迎、汪丁丁等鼎力推荐)

  • 版 次:5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3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0042171
  • 丛书名:大学堂
作者:(美) 保罗·海恩, 彼得·勃特克, 大卫·普雷契特科著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编辑推荐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荣获和讯读书2008年华文财经图书引进学术类大奖,中国出版集团“双推计划”2008年度优秀常销书奖,全新修订第12版再度引领市场。
  物质财富的误区!中间人是敲竹杠的吗?日常选择都是边际选择!成本决定价格吗?市场是竞价买卖的过程!什么人能称为垄断者?如何界定公共利益?污染也有*?政府可以成为一个好企业家吗?

 

 
内容简介

  《经济学的思维方(修订第12版)》是风靡国际的一部另类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与主流经济学教材不同,《经济学的思维方(修订第12版)》回避了繁复的公式、函数、运算,通过深入浅出和饶有趣昧的图画,将日常生活中纷繁复杂、看似毫无关联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一套富有一致性的思维框架结合起来,展示出一种“经济学的想象力”。正如道格拉斯·诺斯所说,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经济学的思维方(修订第12版)》的目的正是引导读者学会经济学推理方式,从而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享誉全世界,堪称经济学教育领域的一部标尺性著作。自2008年第11版翻译引进以来,在大专院校和非专业读者中都引起了相当的反响,荣获了多项优秀图书奖。作者在11版的基础上,对全书的结构和内容作了大量修订,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认识。

作者简介

  保罗·海恩(Paul Heyne,1931-2000),美国芝加哥大学伦理学与社会学博士、华盛顿大学经济系讲师。作为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改革老,海恩终身致力于改变讲话刻板的经济学教学方式,被誉为“近25年来*秀的经济学教育工作者”之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海恩的代表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史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硕士,现任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研究总监,研究兴趣包括法和经济学、土地政策改革等。

目  录
道格拉斯.C.诺斯序--经济学教材的革命
林毅夫序--经济学的样貌与灵魂
张维迎序--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
梁小民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前言
第1章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1.1 认识秩序
1.2 社会协作的重要性
1.3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1.4 智力工具--经济学家的技能
1.5 通过相互调整进行合作
1.6 游戏规则
1.7 产权作为游戏规则
1.8 经济学理论的偏倚:缺点还是优点?
前  言

经济学教育的解毒剂

不套公式的经济学
据说作家轻易不让外人走进他的书房,为的是不让别人一眼看出他的思想源流。我所接触过的经济学家倒还好,但我知道他们中很多人,确实从阿尔钦到海恩的这条脉络受益良多。他们写专栏或发表政策建议的时候,很多精彩的思想和表述是有渊源的。我们可以像追星一样去追这些经济学家说什么,也可以静下心来自己学会那种思维方式。
这就是一本教授“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书,从书名上就可以看出来。传统的教材命名都围绕“经济学”(economics)本身,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等等;但这本书的书名中,“经济学”是作为一个定语,用来描述一种思维方式的。
媒体评论
  同现行的教材相比,本书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恰如本书标题揭示的,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对这种思维方式的理解曾经是(今后也一直是)经济学对社会科学的革命性贡献,它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周遭世界的理解。
  ——道格拉斯·诺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经济学对学习者真正有用的,是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理论背后,所反映出的一套观察个人行为及社会现象的思维方式。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以对活生生的、日常发生的现象解析来阐述此点,并帮助学生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维,有助于初学者掌握现代经济学的精髓。
  ——林毅夫,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及首席经济学家
  
  保罗·海恩等人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我所读到的写给非经济学专业读者的最好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目前大约一半在美国生活的人没有被雇佣。他们既没有为别人工作赚取工资,也没有在属于自己的企业里为自己工作。但是要说50%的美国人口失业,这会很荒谬。在美国人口中,接近1/4的人年龄低于16岁,大约1/8的人年龄超过65岁,.而16岁至65岁之间的人中很多其实是“全职工作”的,只不过不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就业;他们的工作是养育子女,照顾家庭。显然,让我们烦恼的失业(unem-ployed)和仅仅没有就业(notem loyed)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所有人似乎都认为,有一定数量的失业是正常的,没有人会为此担心。那么这个数量是多少呢?可以让人接受的失业率是多少呢?1944年,美国的劳动力中有1.2%被官方划分为失业人口。那个时代全部劳动力的1/6入伍了,社会极力主张人们离开学校就业、放弃退休重新工作,并且每周工作六到七天。所有经历过那段劳动力紧缺日子的人都不会相信,1944年居然有1.2%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
  我们怎么区分正常或有问题的失业呢?在有些圈子内,仍然流行着一个会将整个问题规避掉的说法,就是只有失业水平上升至纯粹的“摩擦性”失业之上时,失业才会成为一个问题。他们所称的摩擦性失业,指的是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流动更替所带来的失业,所以并不会带来问题。如果我们有理由相信所谓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流动,是一个可识别的、不随时间改变的常量,那么这种说法也许能令人满意。但是恰恰相反,有诸多非常合理的理由支持我们认为,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流动是一个变量而非常量,而且它随着近年来一些显著变化的因素而改变。
  那么,我们该如何分辨失业的人和那些仅仅是没有就业的人呢?极端的情况很好区分,有些人几乎愿意做任何事情只求被雇佣,而另一些人几乎没有什么能说服他们接受一份工作。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种说法的含糊之处呢?那些称自己“极度渴望”工作的人,仍然会拒绝某些工作机会以期找到更好的工作;而那些声称自己“绝对”不想工作的人,只有很少会完全拒绝他们面前的所有工作机会。当人们说自己“无法找到”工作时,他们的意思其实是无法找到自己愿意做的工作;而那些称自己“不想工作”的人,指的是他们目前能找到的工作中没有自己想去做的。在某些情况下,局外的观察者是无法分辨这两种情形的区别的。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修订第12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张维迎、汪丁丁等鼎力推荐)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