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报告(2015)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科学总论 > 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报告(2015)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03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9642658
作者:吴楚克,赵泽琳 主编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3月 
内容简介
  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是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非定期学术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两届论坛邀请了中国边疆学界的主要专家参与探讨中国边疆学建设的相关议题,论坛同时邀请部分青年学者与会学习。通过两届学术论坛的举办,由吴楚克教授牵头的中国边疆学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报告(2015)》是在第二届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集结了与会学者关于边疆学理论、边疆发展研究的学术论文,所集论文多为已刊发论文,部分内容编入时略有改动。
目  录
新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中国边疆学构筑的探索
论中原王朝治边的文化软实力
边疆学理论架构探讨及重大问题研究
中亚的地缘政治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边疆经济带”形成的一般性理论解释
从民族关系到国家关系:中蒙关系的历史特殊性
应区分民族问题的不同类型
离散与认同重构
——以中国西藏边境地区尼泊尔移民后裔达曼人为例
唐朝北部疆域的变迁
——兼论疆域问题的本质与属性
试论西藏社会正义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跨界民族与边疆治理问题研究
东北跨境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报告(2015)》:
  “创立一门以探求中国边疆历史和现实发展规律为目的的新兴边缘学科——中国边疆学,这就是肩负继承和开拓重任的中国边疆研究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这是我在《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一书结尾处写下的一段话,既是自己的心愿,也是我对同仁们的寄望。
  承载着千年传统,百年积累和30年探索的中国边疆研究,今日面临着新的跨越——构筑中国边疆学,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每一个边疆研究工作者应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随着学术的不断进步,顺应社会现实的要求,作为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仅仅围绕边疆历史研究而展开理论研究的传统格局已经被打破,学术界在深入研究中国边疆历史的同时,更加关注中国边疆的现实问题。同时,在边疆问题研究中,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研究者普遍将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法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更加多样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边疆的历史和现状,因而呈现出历史研究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的特点,进而跨学科研究渐成趋势。
  中国边疆研究由单一学科层面向多学科层面发展,既符合学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凸显出该学科的独特性。当仅仅依托单一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已不足以全面诠释中国边疆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时,由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向中国边疆学的学术转型就成为必然。这一学术转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具有优良史学传统,特别是20世纪最后20余年学术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思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研究的层面以及研究者的视角将向更深入、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其次,随着研究的深入,边疆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层出不穷,以往研究中被忽视或研究不够深入的大量理论问题日益成为本学科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些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为研究者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展示出中国边疆学学科的发展潜力。
  再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为本学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要求,尤其是边疆学研究领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研究者必须直面中国边疆稳定与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无论是传统的历史学研究,还是具有时代特点的现实问题研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把两者融为一体进行贯通性研究,在历史的长河中探索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的重大问题,既是社会科学研究功能的体现,也是本学科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

 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报告(2015)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