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的财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西游的财富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9612109
作者:陈志全,王伟 著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内容简介
  析西游妖性,参精英智慧,做现世达人品三界众生,悟精进法则,得人生佳境对于《西游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比如在六小龄童眼里,《西游记》就是一本最好的励志书;而在鲁迅先生眼里,《西游记》除了虚幻之外则又多出了几分现实社会的投影。
  本书站在大众心理的角度,告诉你唐僧到底取的是什么经,孙悟空到底灭的是什么怪,猪八戒到底贪的是什么心,沙悟净到底念的是什么佛,天界神仙、佛门大德、妖魔鬼怪、芸芸众生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心灵励志作用。作者将使用通俗的语言指引读者一起走向*智慧之路。
  百家争鸣看西游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唐僧的三个徒弟其实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孙悟空不受限制、勇于探索、本事*,却不听领导的话,所以得戴紧箍,这样的人难有发展空间;沙僧默默无闻老实干活,但他不会包装自己宣传自己,只会干活的人是不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的,所以沙僧挑重担晚吃饭,在唐僧眼中这个徒儿几乎是透明的。猪八戒吃饭在最前头,干活却永远躲在后面,唐僧却*这个徒弟,关键在于他很听话,另外还有嘴很甜,这是个大优点。
目  录
第一章 唐僧:不辱使命的坚定信念
渡尽劫波·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
任重道远·承担使命须当仁不让
审时度势·善于调控以保持平衡
从善如流·责于下者必先禁于上
正本清源·擦亮双眼防止被欺骗
泪藏玄机·流泪不一定就是脆弱
百忍成金·面对诱惑要学会说不
第二章 悟空:唤醒内心强大的力量
矢志不渝·自由是生命的乐园
率性而为·一念之间天翻地覆
百炼精英·千磨万砺大有魔力
内律之胜·忍辱负重并非懦弱
交朋结友·恁好汉也要朋友帮
前  言
回归传统是各民族发展过程中常见的文化现象,这种回归不是同一层面的重复,而是古老文明与新时代精神的冲突与磨合,融会与升华。“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如果把沁透了世俗人情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捧出来,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检点往昔岁月的成败得失,似乎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于是,我们便萌生了向《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求学问道的念头,并陆续着手做这样一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人间美事。当然,这样做就一定要竭力跳出前人著书立说的窠臼,将历久弥新的人生体验饱含深情地融入笔端,向读者阐述内心对这些名著和人生世相的理解,说出前人没能说出的话来,还要率真地表达自己的个性。
按常理,社会进步和发展了,人类应该变得越来越聪明,但事实并不尽然。现代人发明的汽车比牛车和马车更快更便捷,然而却免不了在古人曾经脱轨的道路上重蹈覆辙。人生之路亦然,一样有不少人令人叹息、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年华、鲜血乃至生命,一次次重复前人犯过的错误。前人的教训与经验同样重要,有时教训甚至比经验更有价值。遇事不妨经常试试以古为鉴、知古通今,从而更好地“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前人的教训,就像公路边“事故多发地段” 的警示牌,可以提醒我们安全地通过事业和人生中许多充满叵测和危险的“路段”。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任重道远·承担使命须当仁不让 《西游记》的一号男主角是孙悟空,但取经队伍的领导人却是唐僧,因为他是最为虔诚的佛教信徒,对西天取经怀有一种可贵的执着与坚定。
取经途中,师徒四人遇到过无数的困难与挫折,几乎任何一个困难都可能中断取经大业,但唐僧总能以他的坚定信念感染着取经队伍的每一个人,使大家团结在一起,朝着西天取经这个共同的目标前进。纵观从唐到明数百年间问世的“西游”作品,“唐僧取经”永远是其无可替代的母题,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都是作为唐僧的补充和衬托逐渐添加上去的。没有孙悟空,尚能成“西游”故事,倘或缺唐僧,则如釜底抽薪,根本无以言 “西游”了——无可置疑,唐僧处在取经团队的核心,是这一取经班子的 “班主”: 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相比,唐僧是唯一没有任何神通法力的肉体凡胎,遇到妖魔动辄滚下马鞍、吓得魂不附体,而且又是非不分、人妖不辨、懦弱愚庸,几番磨难皆多咎由自取。但理智却让人不能不看到唐僧的另一面,那就是他颇有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之心,实事求是、知错改错之举,仍不失为一代高僧风范。西天取经主要是唐僧的事业,观音菩萨之所以选定他作为取经人,更多是看重其“佛子”的出身。原来他是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徒弟,唤作金禅子,只因未听佛祖的传法而贬谪凡尘,托化为玄奘。
而孙悟空等三人都曾经犯过罪孽,如来与观音菩萨是抱着挽救失足者的仁慈心才让他们跟随唐僧将功赎罪的。西行之路漫漫,猪八戒最难耐寂寞和清苦,时时嚷嚷散伙,要回高老庄做回炉女婿;孙悟空也曾两度打道回府,一个筋斗翻回花果山做美猴王,虽然系唐僧紧箍咒所逼,但这种“迫害” 与唐僧所经历的种种生死劫难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其次,唐僧的外貌气质也比较符合他作为“佛子 ”的身份。小说第十二回,唐僧穿上了观音赠送的袈裟后,“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以至长安城里大男小女无不争夸其为活罗汉现世,活菩萨临凡。取经途中,唐僧屡屡因为他那气宇轩昂、英姿飒爽的外表气质引来许多人的赞叹。第二十九回,唐僧师徒三人(孙悟空被赶回花果山)来到宝象国,当唐僧来到金殿拜见国王时,两边文武百官无不叹道:“上邦人物,礼乐雍容如此! ”以八戒与沙僧的丑陋,当然不会得到这样的称赞,这里显然是指唐僧。第五十四回,女儿国国王想招唐僧为夫,派驿丞前去打探消息,驿丞回来后报告说:“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足天朝上国之男儿,南瞻中华之人物”,喜得女国王马上派她去求亲,看来女国王注重的也是唐僧那“丰姿英俊”的外表。事实上,唐僧对自己的外在形象也极为看重。第七十九回,唐僧师徒路经比丘国,因为国王正滥杀和尚,孙悟空给师父脸上涂了一把臊泥,虽然是事出无奈,但由于毁坏了他一贯的美好形象,使得他一直闷闷不快。当孙悟空降得妖魔,请师父去会见国王时,唐僧倒扭扭捏捏起来,说道:“虽足得胜来请,但我这个臊脸,怎么见人?”由此可见唐僧对自己的相貌还是相当在意的。后来师徒四人取回真经,路经陈家庄时,师徒四人看到寺庙里供奉的四人头像,来了一番评头论足,“八戒看见,扯着行者道:‘兄长的相儿甚像。’沙僧道:‘二哥,你的又像得紧。只是师父的又忒俊了些儿。’三藏道:‘却好!却好!’遂下楼来。”一段小小的插曲,将唐僧那看重自己外貌、喜人夸奖的心思表露无遗。不过,唐僧的这种好相貌有时也给他带来麻烦,譬如小说中贯穿始终的唐僧被女妖精掳掠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西游的财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