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要懂点社交礼仪(插图精读本)—人生金书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礼仪 > 20几岁要懂点社交礼仪(插图精读本)—人生金书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156000
  • 印刷时间:2014年08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8080765
  • 丛书名:人生金书
作者:榼藤子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6月 
编辑推荐
  ☉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社交礼仪
  ☉一本专为年轻人立足职场量身定制的礼仪“圣经”
  在当今社会,礼仪对20几岁的年轻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必要的社交礼仪知识,对于提高年轻人的礼仪修养和个人魅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每一个礼仪细节都可能决定你的前程和命运,懂得社交礼仪,才能让你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成功机会。要想拥有成功的人生,你就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做到知礼、懂礼、守礼、用礼。

 

 
内容简介

没有人能够脱离这个社会而存在,因此社交礼仪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掌握必要的社交礼仪知识对于提高我们的个人魅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要怎样才能够做到举止得当、进退有度呢?

20几岁要懂点社交礼仪》便是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一本礼仪宝典,它详细地从多个角度介绍了社交中应该注意的礼仪细节。翻开这本书,我们就能知道,如何修饰自己的外在形象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别人的视线,如何做到以“礼”服人、以德修身,如何才能在餐桌上保持形象,如何在商务应酬中打一次漂亮的胜仗,如何在接待客人和拜访他人时给人留下好感

作者简介
榼藤子,资深文字工作者。新闻专业毕业,曾参与了多本励志书的写作和策划,经验丰富,代表作品有《人生那么长,放下得失又何妨》、《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都是流浪》、《学会感恩,拒绝抱怨》等暖心书籍,深受读者好评。
目  录
第一章  个人仪表礼仪
  保持好形象,展现你的风度与气质
  出门前,请“理”好你的头
  注重衣着打扮,不修边幅的人难以赢得好感
  肮脏的手握不住成功
  “笑眯眯”的人魅力无限
第二章  与人会面礼仪
  约会提前几分钟到达
  握手有分寸,让交流从掌心开始
  拿捏好最佳的社交距离
  名片大学问,如何接发最有“礼”
  迎人三步,更要身送七步
第三章  与人面谈礼仪
  不羞怯,说话大大方方
  开玩笑要有分寸
  利用好交际中的“黄金短语”
  不要随便与人争辩
  客气的话要适可而止
  知人莫言尽
第四章  电话沟通礼仪
  及时接电话,别让铃声响过三声
  你的微笑由你的声音传达
  第一句话要说好
  别选错打电话的时间
  挂不好电话,前功尽弃
第五章  职场必修礼仪
  搞好职业形象,彰显个人魅力
  别替领导做主
  把忠告和进谏变成提醒
  不要到处散布谣言
  心平气和地与同事沟通工作
  热心勿过度,探清虚与实
第六章  商务应酬礼仪
  以茶待客,活跃气氛
  合理安排座次,会让人如沐春风
  送人的礼品要精心包装
  多些倾听,少些高谈阔论
  与客户谈话须用心
  商务拜访,让客户多说话
  商务舞会,礼节是门必修课
第七章  餐桌就餐礼仪
  如何坐不失礼
  谁来点菜更合适
  酒桌上如何说话
  中餐和西餐,不一样的应酬之道
  饮好开席的两杯酒
  你在细品食物,别人在细品你
  如何敬酒不失礼
  宴会结尾的应酬不可忽略
第八章  日常交往礼仪
  不要过度在乎“我”
  立刻停止刻薄
  切忌用“有色眼光”看人
  真心才能好办事
  肆意炫耀,得不到别人的好感
  学会以“礼”说理
  与人交往要循序渐进
第九章  做客待客礼仪
  没有人喜欢突然降临的“天兵天将”
  选择恰当的拜访时机
  拜访外国人时应注意的礼节
  礼貌接待来访者
  探望病人要知道的礼仪常识
  面对“不速之客” 要接待有术
第十章  为人处世礼仪
  不做“鸡蛋里挑骨头”的人
  给别人更多的赞美,而不是批评
  既要有所问,更要有所不问
  宁可犯错,不要犯忌
  不要轻易伤人
  顾大局需要的是智慧
  与人相处,别太“小心眼”
前  言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拿捏好最佳的社交距离寒冷的冬天,一群刺猬被冻得瑟瑟发抖,它们为了取暖,就紧紧地挤在一起,但是各自长长的尖刺很快就把对方刺痛了,于是就四散分开了。
  天寒地冻,寒冷使它们很快又聚集在了一起,但是当它们彼此靠近时,又重复了上一次的痛苦。这些刺猬不断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徘徊在寒冷和被刺痛两种痛苦之间。直到后来,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会刺伤对方。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只刺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应该有一定的距离,即“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身体距离”即“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即“孤独感”。
  所谓“私人空间”,是指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没有办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在拥挤的车厢或电梯内,你总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你时,你就会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接近的不快感。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的旁边。进行了整整80次的实验。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时,被试者——对方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很快就默默地离开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这就说明,人们不管走到哪里,“私人空间”的意识都是永远存在的。
  交往中需要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似乎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最佳的距离是多少呢?最佳距离首先取决于你交往的对象是谁。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中,制订了一个人际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相对应的尺度,用四个区域来表示:1.亲密区距离在0厘米~46厘米之间。这个区域属于家庭成员、莫逆之交等最亲密之人的空间。在这个区域内,两个人可以互相接触,能嗅到各自身上发出的气味,说话一般轻声细语。这个距离尤其适用对肌体的抚慰。两人一旦处于亲密区的距离,就会排斥第三者的加入。
  2.熟人区又分两个层次,一是46厘米一60厘米,这是私人的空间距离。
  夫妻或情侣之间可以在这个距离中自由来往,如果别的女人试图和一个男人处在这个距离内,那这个男人的妻子或女朋友必定大发雷霆。另一层次是60厘米~120厘米,老同学、老同事、关系融洽的隔壁邻居之问的距离就属于这个距离。当我们向人吐露心声时,差不多总在这个距离内进行。这个区域的话题可以或多或少地涉及“机密”,而且统统是个人的、与双方有关的事宜。
  3.社交区距离120厘米一360厘米,也分两个层次,一是120厘米~210厘米。如在办公室里,一起共事的人总是保持这个距离,进行一般性交谈,分享与个人无关的信息。另一个层次是210厘米~360厘米.如正式会谈时,人们一般都保持这个距离。这个距离内目光的接触比交谈更重要,没有目光的接触,交谈的一方会感到被排斥于外,也许会导致交谈中断。进入这个区域的人彼此相识,但不熟悉,交谈内容多半是事务性的,不含感情成分。
书摘插画
插图

 20几岁要懂点社交礼仪(插图精读本)—人生金书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