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然丛书--生物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百科知识 > 探索自然丛书--生物万象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1月01日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10076187
作者:《探索自然丛书》编委会 编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编辑推荐
《生物万象》能够同广大读者见面,并被许多省(自治区)、市教育系统推荐为青少年暑期读物和“农村书屋”的选购书目。 
内容简介

今天地球上发现的生物是40多亿年演化的结果。虽然因证据不充分,未能精确探测出生命何时在地球上形成,但可以肯定的是在6亿年前当时生命的形式主要以单细胞生物为主,细菌是个例。到了5.4亿年前,地球已开始出现多细胞生物。到了4亿年前,生物的地理分布渐具雏形,并形成趋势。
生命是我们这个世界最神奇、最伟大、最美丽的自然现象。地球上的微生物有l000多万种、植物有30多万种、动物有100多万种。它们都是从哪里来的?怎样做到繁衍不息的?这些问题历来是人们竭力探索而至今尚未得到全部答案的重大科学奥秘之一。
可是对“生命”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的关于生命的定义。但是,从错综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我们可以找到生物的一些共性,即生命的基本特征:①除病毒外,均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②生命表现出严谨的结构性和高度的有序性;③具有新陈代谢作用;④具有应激性和适应性;⑤具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特性;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生物体内同外界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叫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特征,是生命体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如果新陈代谢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目  录
一、生物探索史
 1.西方的生物探索简史
 2.中国的生物探索简史
 3.生物如何分类
(1)生物五界的分类
(2)生物五界的特征
(3)不同的生物分类系统
二、生命起源
 1.什么是生命
2.有关生命起源的假说
 3.从化石中寻找生命起源的线索
4.万物皆会变的生物进化学说
(1)居维叶的灾变论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一、生物探索史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们对包括人类自身的生物起源奥秘的探索史。在远古时代,科学技术水平有限,人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产生的,于是相信是神或者上帝等超自然的力量创造了地球上的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他们主宰着人类以及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老病死。一个多世纪前,达尔文随“贝格尔”号军舰进行了漫长而艰苦的环球考察,而后历时20多年,完成了巨著《物种起源》,向人们展开了一个人类认识自身起源的壮丽画卷——说明了物种是在不断地进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人类也不例外。人是从像猿那样的动物逐渐进化而来的。然而在猿之前的生命是如何起源,又是如何演化的?这个问题达尔文也没能完整地回答出来。迄今,科学家们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着。
1.西方的生物探索简史有关西方对生物知识探索的历史,可分为古代、中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4个时期。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是后世动物学的奠基人。他是柏拉图的学生。《动物志》一书涉及500多种动物;在《构造》、《运动》、《行进》、《生殖》诸篇之中对动物生殖、发育和遗传等现象的总结,相当于现在胚胎学和遗传学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还根据动物的繁殖方式、生活习性及血液情况等特点,进行了动物的分类。他的分类体系影响后世达1500年之久。他的学生狄奥弗拉斯特(Theophrastus,约前370~前285)则著有《植物志》及《论植物的本源》等,涉及植物500多种。把植物分为有果植物与无果植物、显花植物与隐花植物、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等。
在西方,集古代解剖、生理知识大成的是罗马的医生伽伦(Galen,约129~199)。他曾对多种动物进行解剖,尤其用狗、叟猴等活体做了许多实验,获得不少解剖、生理知识。伽伦的著作在西方影响了1000多年。中世纪(476—1453)的1000年是西方历史上的“黑暗时代”,科学成了神学的奴婢,生物学亦无重大发展。
15世纪下半叶西欧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其中包括近代生物学。比利时医生维萨里(Audreas Vesalius,1514~1564)是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他是第一个精确描述人体结构的医学家。1543年出版了《人体构造》一书,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出人体内部的真实结构,奠定了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一个世纪后,英国医生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实验,于1616年明确提出血液在人体内通过心脏而循环流动的见解。1628年他出版了《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中译本名《心血运行论》,仅72页的小册子),正式提出了血液循环论。
17世纪前期,生物化学之父、比利时学者范海尔蒙特(Van Helmont,1577~1644)进行了“柳树实验”。认识到水和土中所含的物质成分是植物生长的营养源。18世纪前期,英国植物学家黑尔斯斯蒂芬( Hales Stephen,1677~1761)认为空气是使植物生长的营养源。1779年荷兰医生英根豪斯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只有在光照下,植物的“净化”空气的功能,从而阐明了光合作的本质。
书摘插画
插图

 探索自然丛书--生物万象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