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无奈遭遇小人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人生哲学 > 人生的无奈遭遇小人

  • 版 次:1
  • 页 数:409
  • 字 数:317000
  • 印刷时间:2012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2060339
作者:恢嘉 著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1月 
编辑推荐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古往今来,人生在世,几乎都注定要与小人打交道,都要品尝遭遇小人的苦涩。生活带给人们的并非全是乐趣,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暗箭飞来。展卷伏案,回望历史,典籍当中,古人身上,这类事例比比皆是。恢嘉的新作《人生的无奈——遭遇小人》匠心独运,对这一课题进行了饶有趣味的探讨。

 
内容简介

     人们常说“讲道理不如讲故事”,大概是因为相对于抽象的道理而言,故事不仅形象生动而具体,而且本身也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人生的无奈— —遭遇小人》的作者恢嘉围绕遭遇小人这个使人无奈的现象,以通俗而简洁的语言娓娓道来,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130则历史故事,故事皆有出处,正史典籍有载,绝非凭空虚构。故事的主人公多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从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到晚清时期的左宗棠,中间出现的人物有如电闪雷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悲情故事,有的人们耳熟能详,有的似曾相识,有的则闻所未闻。 阅读《人生的无奈——遭遇小人》,就像是在浏览一幅古人与小人周旋的历史画卷,就像是观摩几千年的人生百态,自然也极容易使人生发“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之慨。

目  录
直面人生就要直面小人——代序言
宠信小人  千古蒙羞
上下相蒙  难以相处
凭空捏造
残民以逞
染指于鼎
前赴后继
上下其手
炽炭于位
巧舌如簧费无忌
怀璧其罪
和而不同
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阴毒的同乡
智瑶和三家分晋
屈原和上官大夫
靠不住的同窗情谊
当断不断  反受其乱
田文的感慨
顷之三遗矢
李斯的克星
指鹿为马
分我一杯羹
淮阴泼皮
邓通吮痈
见风转舵
小角色离间亲骨肉
倒行逆施
覆水难收
腹诽
狗眼看人低
石显惑主有术
比周求进  以邪攻邪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胁持上下
别给小人摆架子
杨子“四知”
上交不谄  下交不渎”
惹不起的“中大人” 
张纲埋轮
夺命的“金蛇”
童言无忌
邪不压正
党锢之祸黝
皇甫嵩的尴尬
宁我负人  毋人负我
曹操的逆鳞
出言不逊
田丰之死
会当有变时
鼠肚鸡肠魏文帝
多行不义必自毙
悔不当初
朽木不可局隹
孙亮食生梅
巧诈应变”
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
暗箭伤人
变态的羞辱
狼狈为奸陷刘义
汝既食人人亦当食汝
溺中则愈
是非只为多开口
董荣是何鸡狗
“拖”字诀
动辄得咎
汝以年当废矣
反复无常恶布天下
命尽今日日中
咄咄怪事
一人三反何以自立
充隐
酬恩报怨何其狭
一饭之仇
王僧达之死
痴人自相惜
猪今日未应死
疑心生暗鬼
轻躁之士不可亲近
非我须尚书  尚书亦须我
蜡鹅厌祷
“咄咄”有声
不为生死发无益之愁
伴死
大逆若孝大奸似忠
软骨头段达
死而何憾
终南捷径
李猫
图诗害命
耐久朋
清楚不了糊涂了
请君人瓮
速去勿留
狄公祠堂的拆毁
鼠辈何能为
罗钳吉网
口蜜腹剑
一封无字书信
大人不记小人过
形陋心险话卢杞
马屁不穿
喜鹊
牛李党争
可怜的刀下冤魂
还愿债
五鬼乱南唐
狐狸的心思
如此一可敌百
孤注一掷
溜须之憾
无需申辩
怀揣好几份奏折
笑骂从他笑骂
父子各立门户
浪子宰相
秦桧的绝活
汤思退的机心
欲望无穷怨恨无穷
欲使贱名常蒙记忆
小人又被小人欺
小人的逻辑
胡惟庸睚眦必报
装乖孙子的最可怕
恶狗咬不过老狗
小人物也有大用场
小皇帝也有逆鳞
骑墙的苦涩
兵部自佳何必吏部
此等圭角  何可不露
曾左交恶
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上下相蒙 难以相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权力下移,春秋五霸相继而出,就是王权日衰、诸侯称雄的最好佐证。在春秋五霸当中,晋文公重耳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霸主。这个在外流亡了二十多年的晋国公子,吃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以后,才得以重返故国,执掌国柄,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使晋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当时的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重耳多年流浪生涯中,身边有许多人始终不离不弃地追随着他,保护着他,介子推就是其中的一位。在重耳饥寒交迫、走投无路、奄奄待毙之际,为了让主公填充肚子,介子推在百般无奈之中忍痛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让重耳充饥。当时,重耳为介子推的行为感动得热泪盈眶,无以名状。但是,谁能想象得到,等到重耳苦尽甜来,重返故国,做了国君,大封群臣之时,一居然把介子推忘了个一干二净:和重耳一起流亡的人纷纷争先恐后地表功邀赏,。结果各遂所愿,个个头上都戴了一顶官帽子;介子推耻于言功,从不表白,故尔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看到昔日共患难的同事们一个个都变得几乎难以认识了,介子推心中激起了无穷的涟漪。他感慨地对母亲说:“先君晋献公有九个儿子,如今只剩下重耳一个人了。晋惠公、晋怀公没有后裔,国内国外,又都憎恨他们;因为上天不灭晋国,所以重耳得以重回故国。主公能成为晋国的国君,完全是上天的庇佑。但是,那些追随主公四处漂泊的人居然认为,主公重回故国是他们的功劳,不是太荒谬了吗?偷窃别人的财物,尚且被人视为盗贼,更何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呢?下属把罪过当做是义,上司又对这些狡诈行为进行褒赏,上下相蒙,相互欺骗,实在是无法和他们相处了。”母亲劝他说:“你为何不去向国君请求封赏呢?如果就这样含冤而死,又能抱怨谁人呢?”介子推说:“明知道那些人不对,还要去效法他们,罪过岂不是更大了吗?况且,我已经发过誓,今后不食国家的俸禄。”母亲又劝他说:“即便如此,也应当让国君知道你的心思呀!”介子推坚定地说:“言语本来就是人自身的纹饰。我已经打算隐居了,还用得着言语来纹饰吗?如果我那么做,就是在追求功名富贵呀!”深明大义的老母见状,便说:“你真的要隐居吗?我和你一起去。”于是,母子二人便离开国都,悄然前往绵山,隐居下来。介子推母子离开京城、前往绵山的时候,重耳和手下的群臣仍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些人整天推杯换盏,醉生梦死,弹冠相庆,忘乎所以,谁都没有理会介子推的去留。在那些腰紫衣金的人们忘记了介子推存在的时候,介子推的一个邻居愤怒了:有个名叫解张的人写了一封为介子推鸣不平的信,在天黑的时候挂在城门上。这封信很快便到了晋文公重耳的手里。于是一就有了重耳的良心发现,就有了晋国各地查找介子推,就有了晋国军队团团围住绵山,就有了居心叵测的大臣献计让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这帮习惯于以己度人的家伙们,以为介子推和他们一样贪生怕死,一见军队纵火烧山就会跑出来。但是,他们错了。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介子推母子宁可被烧死,也不愿意出山再与这帮人同朝共事。于是,大火过后,他们找到的,只有介子推母子二人的骸骨。(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子推母子的死,不仅给人世间增加了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从那时起,世人在介子推的忌日(寒食节)哀悼亡灵,同时就是在哀悼介子推;而且给后人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从那以后,人们想到气节,就会想到这位宁可选择被大火焚烧而死的前贤。从那以后,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凭吊介子推的作品不知凡几,纷纷感怀介子推的高风亮节、文人情怀。其实,介子推是因为不能接受一个活生生的残酷现实——重耳获得国君地位后,大封群臣时那帮人肮脏灵魂的大暴露,是因为从内心里厌恶那些争功邀赏、恬不知耻的曾经的同事们,是因为坚决不肯再与这些人同流合污,才选择了不食君禄、归隐绵山的。介子推的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绝不与那些热衷于争抢骨头的狗一般的小人同朝为伍的洁身自好的精神。因为官场太污浊,因为世间的名利客如同过江之鲫不胜枚举,故尔介子推的命运是悲剧性的,人格却高耸入云。P5-7

 人生的无奈遭遇小人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