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精装)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康德(精装)

  • 版 次:2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1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1097498
  • 丛书名:《最伟大的思想家》
作者:[美]加勒特 汤姆森 著,赵成文、藤晓冰、孟令朋 译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编辑推荐
  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哲学专业学生、文科大学生及哲学爱好者的必读书。
  一本书读通伟大的哲学家康德:为何想入哲学之门,就得通过康德之桥?

 
内容简介
  本书将游历康德哲学的旅程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于第一批判和康德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第二部分集中于第二批判和康德的道德哲学,第三部分集中于第三批判和调和哲学,富有条理地系统阐述康德的哲学,便于读者把握其思想体系。
作者简介
  译者赵成文,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哲学教学部副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
目  录

1 超越传统
第一批判的问题
回答
经验的两个方面
对应图
2 经验的必要条件
形而上学演绎
统觉的先验统一
先验演绎
图式论
原理
概念式的和心理学上的
3 客观性与观念论
媒体评论
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
北京大学:张世英、赵敦华、陈启伟、陈波、李超杰
中国人民大学:吴琼
复旦大学:刘清平
武汉大学:郝长墀、何卫平、袁银传
北京师范大学:曹卫东
中山大学:朱刚
浙江大学:董平
山东大学:谭鑫田、张祥龙、黄启祥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目的论之美
  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言中,他提出了一个源自前两大批判的非常迫切的问题:现象界和本体界像是两个分离的世界。康德说:
  自由的概念与自然的认识不相关,自然的概念与自由的实践法则也不相关。(M,p.37)
  如果这两大领域之间有不可跨越的鸿沟,那么康德的道德哲学怎么能与自然界相关?自然界怎么能作为道德目的的一个合适的中介?
  康德在判断的本质之中找到了解决方案。我们通过把解释自然现象的普遍法则和分类放到自然之中从而理解自然,或用康德的术语,反思判断的目的是发现应用在特殊中的一般。在康德看来,从特殊上升到一般,判断需要先天地假定自然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存在者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因果律可以用少量的更一般的因果原则来解释)。
  这个关于判断的先天假定并没有规定世界真的是怎样的,只是规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它。我们应该把这个世界看成对于我们这样有限的心灵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我们应该把自然看成好像是一个超人创造的人造物,是寻求使得任何事情对于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创造性的理性的产物。康德说:
  “特殊的因果律必须被看成……依照好像应该存在的统一性,如果一个理性能够为我们的认识能力提供这种因果律的话。”(M,P.19)
  当世界与这种自我设定的观点一致的时候,我们就感到一种美感,这种美感决定了美的事物。
  这如何与康德要沟通两大批判的目标联系起来?判断的先天原则使我们认为自然并非完全与道德目的的实现不相干。美使得我们把自然看成好像是本体以现象方式的展示,它让我们把自然当作表现了超感性的巨大的人造物。这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至少是希望,本体的道德观念可以在现象界实现。
  美
  在康德看来,审美的愉悦在所有快感之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一个美的对象并不是通过满足我们的欲望与意志来引起我们的愉悦。因此,主体不能在任何独特的欲求中找到这种快感的基础。而且,审美的快感一定植根于常人所熟悉的事物之中,因此,主体必须相信他或她有理由认为别人也有相似的审美的愉悦。由此,康德得出这样的结论:关于什么是美,我们和他人之间要求普遍和必然的一致性。如果我判断什么是美的,那么我必定认为别人也应该发现它(如果他们不能发现这种美,那么他们或许弄错了)。由此,康德说审美判断仿佛是客观的。

 康德(精装)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