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与南方丝绸之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 西南民族与南方丝绸之路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6年12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5147328
作者:袁晓文,罗凉昭,耿静 编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正把我国西南推向中国向南亚、东南亚、西亚、东非开放的前沿。这个地区有5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不仅具有与我国合作发展的巨大潜力,而且也是我国通往欧洲的亚欧第三大陆桥的载体。南方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丝绸之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开通的时间*早,历史*悠久。沿线地区自然资源富集,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在我国实施对外开放西进战略,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今天,研究南方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  录
南方丝绸之路研究
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研究
南方丝绸之路:中印交通与文化走廊
论开发建设唐蕃古道沿线对实现“一带一路”大战略的意义
贵州民族地区融入“一带一路”试探
茶马古道旅游开发及开发中的民族问题研究
“一带一路”视阈下南北丝路旅游走廊建设构想
我国海路与陆路的海外移民——以福建和云南的海外移民为例
韦皋联合南诏的行动与唐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开
高原丝路:吐蕃“重汉缯”之俗与丝绸使用
从史籍及《格萨尔》看丝绸之路与西藏的关系
滇茶销藏之海上通道的兴起及背景
试论“岷江道”的历史及其功能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西南民族与南方丝绸之路》:
  为了配合和利用大数据平台的创建和发展,2015年贵州把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作为大数据产业来发展,同时还提出了发展“贵”字特色产业的规划,以及安全、生态食品等一系列利用大数据发展的多种产业。
  贵州省近10多年来,着力挖掘、开发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已初见成效,形成产业。以苗医苗药为龙头的药业开发,始于神奇药业,以后发展了众多企业、制药厂。近几年又加大了对瑶药和其他少数民族医药的开发利用。贵州的梵净山、雷公山、大小麻山、云雾山、乌蒙山、月亮山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都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成为天然的药材宝库。在这些民族地区,可以大力发展中药的种养植,建立各种种植基地,出产有品种繁多、品质优良的药材,如天麻、杜仲、五倍子、金银花、菊花等。贵州民族地区有不少地方都打着药材品名的文化名片。“天麻之乡”就有多个,如德江县盛产天麻,量大质优,所产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达1.3%,远远高出国家标准(0.22%)。应该说贵州民族地区药业开发潜力巨大,发展路径广阔,开发中如果注意引进新技术,利用大数据,引入高端人才,开发的起点就能站到国内、乃至世界的科技高地上。
  贵州正在筹划发展“贵”字系列特色产品,包括“贵银”“贵绣”“贵织”“贵茶”“贵药”“贵食”等。“贵银”即贵州银饰产品。贵州苗族、水族、侗族、布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银饰加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贵州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的刺绣,技艺很多,仅苗族的刺绣方法据不完全统计就有20多种(平绣、锁绣、叠绣、堆绣、辫绣、皱绣、挑花、贴花、镶片等等);还有水族的马尾绣、苗族的锡绣等众多绣品。贵州以其气候、海拔优势产好茶,品种繁多,有都匀毛尖、雷山银球茶、梵净山翠峰、湄潭翠芽、正安白茶、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万峰林报春茶等等。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发现有100万年前的四球茶籽化石,故有“世界之茶源于中国,中国之茶源于贵州,贵州之茶源于黔西南”之说。贵州少数民族的食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开发空间巨大。其实贵州民族地区的许多产品经过开发、提升打造,不少已销往省外、国外。特别是自2006年起开展的“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两赛一会”指:民族民间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技能大赛和旅游商品展销会)起到推助作用。打造“万户小老板工程”扶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全省现已拥有近万个“小老板”。他们主要从事民族传统工艺品的开发生产、营销,多以个体创建基地加公司的模式,大到上千万资本,小到数十万资本,生产的苗族绣片、服饰、银饰、蜡染制品等产品已远销法、意、美、日、英等数十个国家。期间发展起数以百万计的各少数民族刺绣、银饰、蜡染、蜡画加工生产队伍,银饰加工的专业村……事实上,已经开始了“一带一路”的经济活动。

 西南民族与南方丝绸之路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