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章家庭教育 美感与表现 (美感萌发于儿童的无意识中,儿童对美感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力甚至要远远超越成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幼儿园的教师指导

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家教 > 0-6岁 > 宏章家庭教育 美感与表现 (美感萌发于儿童的无意识中,儿童对美感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力甚至要远远超越成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幼儿园的教师指导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5月3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65606724
  • 丛书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
作者: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 主编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5月 
编辑推荐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一个蕴藏着极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也是一个非常脆弱、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幼儿期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后继学习与终生发展的坚实基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是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和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一整套比较明确具体的标准、指标与支持性策略活动,来反映国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与应达水平的合理期望,并体现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方向与质量的基本要求。本书为《美感与表现》,由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编著。

 
内容简介

     3~6岁的儿童正处于审美敏感期,审美的敏感期是螺旋式发展的,一开始是关注外在的事物,接下来是关注自身。美感萌发于儿童的无意识中,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力甚至要远远超过成人。 《美感与表现》从“感受与欣赏”和“美感与创造”两个领域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进行阐述,并配以专家解析和指导。同时辅以配套的支持性策略与活动。帮助父母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和孩子一同成长,顺利度过审美敏感期。 《美感与表现》由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编著。

目  录
第一部分  感受与欣赏检验标准
1.衡量关注和发现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2.衡量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和作品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3.衡量能初步感受艺术的基本特征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第二部分  表现与创造检验标准
1.衡量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2.衡量能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声音等进行艺术探索与创造的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3.衡量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标准
  4岁儿童标准
  5岁儿童标准
  6岁儿童标准
前  言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一个蕴藏着极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也是一个非常脆弱、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幼儿期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后继学习与终生发展的坚实基础。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习特点,是家庭教育的正确指导方针。为了纠正和避免早期教育中存在的违背儿童身心发展客观规律与特点的超前学习、机械训练的误区,为了防止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使每一个幼儿都受到科学优质的教育,获得快乐的童年生活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为父母精心编写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父母大讲堂系列图书。这套书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和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一整套比较明确具体的标准、指标与支持性策略活动,来反映国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与应达水平的合理期望,并体现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方向与质量的基本要求。美感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它伴随着幼儿的认知、理解与想象能力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并逐渐从其他的情感中分化出来。对于美的符号化、形式化具有感知力、表现力,是幼儿美感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说过:“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它和真、和善是人类社会努力的目标。”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纠正审美误区,帮助他们找寻美、感受美、创造美。对儿童的审美教育,我们不但要考虑审美的特点,还要考虑儿童自身的特点。美育应该是顺其童心,投其所爱,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时,必须特别注意美育的趣味性、直观性和效应性三个特点。关感教育寓于形象之中,在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中唤起儿童的联想,然后产生具体的形象。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进行美感教育,要比说教的效果更佳。美感教育寓于情感之中,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能深入人心,动人心弦,从情感上受到感染和教育。儿童的情感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运用艺术作品激励儿童的情感,从情感上进行美的教育,这种动情的教育远比说教深刻,也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关感教育寓于娱乐之中,使人在轻松、舒适、愉快的感受中接受教育。使儿童在游戏娱乐的心情中自然地、自如地、毫不勉强地、高高兴兴地接受教育。这样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使儿童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美感能陶冶儿童的心灵,但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熏陶和渗透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儿童的思想感情天真淳朴,有时一首歌、一幅画就能激励他们的思想感情,并在情感、行动上有所反映。但这样的思想感情和行动往往不稳定,还需要反复进行美的熏陶和感染,通过不断强化才能逐渐提高儿童的自觉性,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表现。孩子的世界是美好的,孩子是源于自然的精灵,愿所有的读者与家长和我们一起去探索一种更温和的、更贴近自然的育儿方式,让孩子真正地像孩子那样的长大。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美的事物围绕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对美的存在熟视无睹,或者即使愿意去欣赏它们,但却没有相应的审美能力得到应有的享受,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空间与精神空间都将是狭窄的。正如费尔巴哈所说:“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情感,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具备了审美感受力和欣赏力的儿童才能真正投入到审美活动当中,并从审美活动中得到有益的审美教育。感受力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论我们获得了什么样的生存条件,都需要我们有良好的感受力去承受。良好的感受力能使人意识到自己还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工作机器或学习机器,但是有了感受力,就得关注这个感受力的品位是高或是低。这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做什么样的人,将他的家布置成什么样子,是将美好带给这个世界还是将丑陋带给这个世界。如果一个儿童有良好的审美观,他就会按照这一审美观去建构和发展自己,他会发现生活中那些不美的因素,去改变它或者避开它。如果他的生活不符合他的审美要求,他就会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去创造理想的生活。审美要从欣赏开始,美的欣赏能力比美的创造能力更重要。一个对美不会欣赏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而一个人对美的欣赏与感受能力,即简称美感。美感就是儿童对客观事物有着美的感受和体验,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基础。美感的培养不仅要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更要通过儿童自身的创造和对美好事物的再现。艳丽的色彩、优美的线条、和谐的造型,完美的构图等,都能引起儿童愉快的体验、美好的感受,如他们面对艳丽的鲜花会发出赞叹:“好看!”在这一心情激动的情境中,儿童也就出现了不自觉的萌芽状态的美感。虽然它是不明确和深刻的,但却具有一定的审美性质。作为父母,应该满腔热情地带领孩子在美的世界中漫游,不断地给予美的教育,让他们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对儿童来说,美感教育仅限于初级的启蒙范围内,着眼于一些易引起感官愉快的形式,而不涉及深层次的内涵。也就是说,通过幼儿自身的器官、手、眼、耳和动作的配合,在探索中认识物体的形状、色彩、结构等,这种感知活动越充分,就越能激起儿童对美的追求。因而,培养儿童的感受能力就是培养儿童美感的基础,也是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的基础。美感是人的一种高级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婴儿对美的事物没有反应。如果给婴儿播放有微风和海浪声音的录音,能使他们感到安宁和愉悦,这就表明婴儿能对美产生反应。只是婴儿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是模糊的,在情绪上也只是表现为笼统的愉悦感。3岁后的儿童能够感受线条、形状、色彩等符号所表达的情感、意蕴。这个阶段的幼儿更加专注于艺术作品外在的、普遍的形式化特征,对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蕴产生移情式体验,这就使他们初步具备了作为一个欣赏者所需要的条件。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对欣赏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形象的整体把握,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3~6岁儿童的探索精神、求知欲和漫无边际的想象,都处在一生中最旺盛的时期,而孩子这时对事物及现象的认识却是最直接的、具体的、综合的,最容易诱发他们认知欲望的是新、奇、趣、美的东西而不是知识本身。3~6岁儿童的感受与欣赏能力,是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一种丰富生动的感受。他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和有趣:蔚蓝的天空、闪烁的群星、广阔的原野、潺潺的流水,它们虽然没有生命,然而却是美好的。这些事物对于儿童来说,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儿童不仅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他们,而且会和它们进行有趣的对话。大自然是天然的感受与欣赏的课堂,而且大自然的美景不是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四季特征吸引着孩子去看、去听、去感受,激发孩子对自然的审美愉悦。儿童对自然美的感受十分有利于他们艺术心理的发展,儿童欣赏自然美,是一种真正的艺术意义上的欣赏,不带有任何功利的欲念,而且和自然界契合无间,浑然一体。针对儿童这一时期的特点,父母应注重把儿童的情感目标放在首位,带孩子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领略自然风光和造型优美的建筑,欣赏五彩缤纷的展览,阅读优秀的儿童作品,参加有特色的音乐会等,激发孩子对美的事物的情感,启发他们对事物现象美的认识。这样既能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也能起到发展孩子智力的作用。1.衡量关注和发现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标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自然赋予正在发育成长中的生命特有的力量。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命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以致影响其心智的动作或生理反应而出现特殊的好恶或感受,这种力量的强弱我们就称之为“敏感力”。蒙台梭利所称的“敏感期”是指这样的一段时期:当敏感力产生时,孩子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孩子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热情,直到满足其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蒙台梭利认为孩子从6岁开始就处于感官敏感期。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会借助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在言语形成之前,儿童主要依靠感知来认识世界。感知在3~6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中仍占据优势。可以说,儿童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声音来认识世界,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的。P3-5

 宏章家庭教育 美感与表现 (美感萌发于儿童的无意识中,儿童对美感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力甚至要远远超越成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幼儿园的教师指导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