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寻故(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先生亲笔题序,缅怀大师,稀世典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地域文化 > 胡同寻故(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先生亲笔题序,缅怀大师,稀世典藏)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0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0083521
作者:骆玉兰 编著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编辑推荐
  小胡同,大历史。纵横交错的胡同是古老北京的名片,它们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浓缩了历史的精髓,是老北京人文化合生活方式的缩影。但随着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这些承载着丰厚历史文化的胡同数目不断减少,很多胡同已经湮没在记忆的深处了。 
内容简介
  来到北京,多数人感兴趣的往往不是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古雅温馨的四合院——北京传统住宅建筑的经典,*民俗风情的文化符号。
  小胡同,大历史。纵横交错的胡同是古老北京的名片,它们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浓缩了历史的精髓,是老北京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缩影。但随着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这些承载着丰厚历史文化的胡同数目不断减少,很多胡同已经湮没在记忆的深处了。
  《胡同寻故》,在骆玉兰女士的精心组织策划下,不仅有方成、李滨声、赵大年、邓友梅、黄宗江、凌力、从维熙、肖复兴、汪国真等人的生花妙笔,更有诸多普通老北京市民的珍贵记忆,让那些已被岁月湮没的胡同变成了一篇篇情景并茂的文章,使定格在老地图上的胡同“活”了起来……
作者简介
骆玉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法系哲学专业,哲学学士。曾任北京晚报文化新闻部记者、副刊部编辑,现为北京晚报副刊部副主任、主任编辑。   主要获奖新闻作品有:调查报告《来自录像市场的报告》(获北京新闻奖三等奖),通讯《驶往南极》(获第三届全国影视好新闻二等奖
目  录
胡同里的“官衙”——以官署衙门命名的胡同街巷
北总布胡同邻居帮我抬担架赵大年
奶子胡同无语话夕阳肖复兴
从惜薪司到惜薪胡同刘闻
旧刑部街奉天会馆赏冰灯李滨声
国会街新中国文艺的摇篮李滨声
左府胡同为开国大典清除垃圾山郭德铨
侯门深似海——以官爵命名的胡同街巷
广宁伯街古今将军留下的足迹王新
古刹沧桑——以庙宇命名的胡同街巷
融入东长安街的西观音寺胡同马天骥
融入西长安街的卧佛寺街陈婉容
海柏胡同朱彝尊和孔尚任留下的足迹张宝贵
成方街,“秘密”爬城墙陈凌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前言
  杨良志
  (一)
  “北京的胡同,对于我们北京来讲,好像是什么?”
  在几个人外出的车上,在餐间的闲聊中,办公室来客交谈的末尾,熟人电话有时候的话题之一……甚至,“打车”途中与“的哥”的闲扯里,在我编辑这本书的这几个月,我往往会提出这个萦绕在我脑际的问题。
  “像是……”
  “好像是……”
  “我觉得……”
  大家的比喻有二十来种了吧,但是我仍不满足,总在寻觅着、期待着“下一个”。
  亲爱的读者,请您做做“大脑的体操”,您能拿出什么样的说法来呢?
  (二)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赛牛毛。”
  这是老年间北京的一句俗话,我曾以为它是极言北京胡同之多,如“挽断白发三千丈”一类,属夸张语——今日称“雷人”,在具体数量上是不必细究的。
  十二年前出版《现代学人小品文丛》(林纾《畏庐小品》、况周颐《蕙风簃小品》、叶恭绰《遐庵小品》、邓之诚《五石斋小品》、徐一士《亦佳庐小品》、顾颉刚《蕲弛斋小品》、冯友兰《三松堂小品》、谢国桢《瓜蒂庵小品》),得屡向《瓜蒂庵小品》的选编者、谢国桢先生的高足姜纬堂先生请益。记不得一次是什么话茬涉出了这句俗语,纬堂先生正言:它语出有自,绝非里巷间随口“打诳”。
  所谓“赛牛毛”者,姜先生说,胡同中每每见“凹”进去一段小“箍截儿”,里面嵌着三五户——甚至只是一户,名不胜名,无以为名,合起来就是“赛牛毛”!
书摘插画
插图

 胡同寻故(古建筑学泰斗罗哲文先生亲笔题序,缅怀大师,稀世典藏)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