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化艺术丛书 通赏中国书法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书法/篆刻 > 中国历代文化艺术丛书 通赏中国书法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1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4524841
  • 丛书名:中国历代文化艺术丛书
作者:沈文凡出版社:长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内容简介
  书法,中国艺术的经典符号,它将自然万象之美流淌于笔端,在灵动的点画中凝聚着坚韧的精神,蕴藉着灵性的光辉。《通赏中国书法》一书精选了180条久负盛名的名家书迹,将两千余年书史沧桑和文人雅韵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目前。撰者对书迹的风格特征进行了沿波溯源的赏鉴,寻绎沉淀于线条中的规矩法度和风神情致,显示了高妙的艺术眼界和“诗书”相通的艺术鉴赏功力,从而在书法史、书法文献和书法美学的阐释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目  录
第一章 隶书鉴赏(40条)
《青川木牍》(秦更修田律木牍)/秦
《云梦睡虎地秦简》/秦
《马王堆帛书》(老子帛书乙本)/西汉
《临沂银雀山竹简》(孙膑兵法)/西汉
《居延汉简》/西汉
《武威汉简》(仪礼简)/西汉
《鲁孝王刻石》/西汉
《莱子侯刻石》/西汉
《三老碑》/东汉
《开通褒斜道刻石》/东汉
《石门颂》/东汉
《乙瑛碑》/东汉
《礼器碑》/东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结体方正简省,自然恬静。在平正的结构中夹杂着大量的篆体,字形从狭长渐变为扁平。章法上,纵向字与字之问安排紧密,与木椟之间的自然间隔形成了对比,天然参差,古趣盎然。《青川木牍》(秦更修田律木牍)在有限的空间里挥洒自如,体现了竹简书写章法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青川木牍》(秦更修田律木牍)作为篆书向隶书过渡的作品,夹杂着许多篆体字,显示了与金文的一致性和延续性,体现出早期隶书的特征,成为一种新的书法样式和审美模式。《云梦睡虎地秦简》
  秦《云梦睡虎地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隶书竹简墨书,纵23.1—27.8厘米,横0.5—0.8厘米,书写于战国晚期至秦始皇时期。1975年,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共1155枚竹简,另有残简80余枚,内容涉及秦朝的法律、经济、行政、医学、占卜等内容。《云梦睡虎地秦简》处于篆书向隶书转变的过渡阶段,它是我国早期的隶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关于隶书的起源,《汉书·艺文志》认为:“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则进一步指出:“秦烧灭经书,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由此可见,汉字的体式发展趋于简省和便捷,最终由抽象化的隶书取代了象形文字。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书写年代不一,风格也存在差异。其中部分竹简中具有鲜明的隶书笔法,用笔圆转匀称,中锋行笔。竹简局部有明显的牵带勾连之笔,线条流畅,笔画饱满。运笔顺其自然而又能收放自如。左掠右挑、“蚕头燕尾”的笔法特征尚不鲜明。然而书法的提按意识已经产生,点画逆入平出,化圆为方,古隶的书写方式已经初现端倪。
  ……

 中国历代文化艺术丛书 通赏中国书法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