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文化生活译丛)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随笔 > 六人(文化生活译丛)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10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8054265
  • 丛书名:文化生活译丛
作者:[德] 鲁尔多·洛克尔 著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内容简介
  《六人》讲述了六个人的故事。他们不是芸芸众生中六个普通人,而是特立独行、有各自精神追求的世界性人物。除了僧侣梅达尔都斯(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小说《魔鬼的万灵药水》主角)和游吟诗人阿夫特尔丁根(德国诗人诺瓦利斯同名小说主人公)以外,另四个人浮士德博士、唐·璜、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和骑士堂‘吉诃德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型人物。作者借重塑这几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探讨的是人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的重大问题。《六人》的英译者将这本书比作一部交响乐,开篇是一个介绍主题的序曲,六个故事是六个乐章,结尾是一首欢欣、和谐的终曲。在终曲中,作者洛克尔用嘹亮的声音唱出心声——他的革命宣言。所有的人,尽管思想不同、道路各异,都须抛弃“孤军奋战”,须与他人携手共进,才能最终实现每个人的才智都有机会发展的“大同世界”:“新国土的大门打开了。新人类踏上崭新的土地,欢乐的歌声从天空飘来,响彻寰宇。”
  翻一遍《六人》,常常会被洛克尔的思想火花击中。我们阅读的不是一本消闲解闷的故事集,而是一位大智者和大勇者充满哲理、剖肝沥胆的肺腑之言。

 

作者简介
鲁多尔夫·洛克尔(1873—1958),德国思想家、理论家、作家,工团主义运动的领导者和精神领袖。《六人》是其仅有的文学作品,却具有国际性的深远影响。
目  录
第一条路
第二条路
第三条路
第四条路
第五条路
第六条路
觉醒
前  言
一首叛逆交响乐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这座城市静静地憩息在坡度平缓的群山中。古老的雉堞被落日的金色光辉映得通红。大街小巷深锁在塔楼高耸的宽厚城墙里。这些街道纵横交错、杂乱无章,有如迷宫。每一条小巷仿佛都暗藏着某种秘密。对于陌生的来客来说,想要破解这种秘密是极其困难的。在幽暗的角落里,在尖顶山墙的老宅的灰色悬楼下,隐伏着早已被时间遗忘的陈年往事。
  市场上古老的井泉仍如既往,低声鸣溅着。寂静的广场——如今它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弃了——笼罩在一座古老教堂投掷下的巨大阴影里。只有一个枯槁、瘦小的母亲正孤独地站在井泉旁边;她在追思那一去不复返的消逝岁月。
  春天突然降临大地,漫长冬日的严酷专政一下子被推翻了。阳光灿烂的天空和乍放新绿的草地、河谷,在复活节最初降临的日子里,把人们吸引到郊外去。欢乐的人群自由自在地在明媚的、暖洋洋的春光里跳跃、游荡;春日的艳阳把所有那些使人们心灵冻结住的东西融化了。年轻的和年老的,大人和孩子,所有的人今天都走到野外来,他们要把蒙住自己灵魂的灰尘抖掉,要让别人看到,灰暗、单调的阴郁冬日并没有使他们受到丝毫损害。
  暮色逐渐降临,温暖的空气里响起庄严肃穆的钟声,提醒城市中的居民应该回家去了。于是欢乐的人群带着花朵和绿叶编织的花束拥进城门,空中回荡着他们欢乐的歌声。转瞬间,古老的街巷中充满人群喧笑和话语声。人人舒适、安详,心情愉快,悠闲地向各自家中走去。等到暮色越来越深的时候,街头巷尾的喧闹声也逐渐安静下来。
  落日的余晖早已消失,温暖的春夜用它的羽翼无声地覆盖上寂无人迹的街道,只有月亮照耀着这座城市,发出奇异的闪光。
  一扇扇小窗户里的灯光渐次熄灭了。在这寂静的暗夜里,只有个别人家还闪烁着孤寂的光亮。也许那一家人正有人生病,在痛苦中挣扎;也说不定人已垂死,正把自己疲倦的灵魂交付给上帝。
  一幢幢沉睡的房屋笼罩在深沉、肃穆的宁静里,只有大教堂古钟的庄严钟声和守夜人警觉的号角时而打破了夜空的寂静。
  在这座沉睡的城市中心有一块稍微隆起一些的高地,高地上伫立着一座壮丽的老屋,同四周的房子比起来,它显得更加奇特,更加古老。这座房子的顶层是一间塔楼似的屋子,在屋子的哥特式窄窗前坐着一个白发苍苍、长须飘拂的老人。他正神情呆滞地望着窗外远处,目光越过了在月光下闪烁着绿辉的一幢幢老房的屋脊。
  屋子正中摆着-一张笨重的橡木书案,书案上凌乱地堆集着书籍、文稿。沿着色彩褪尽的四壁是长长的条案,案子上摆着稀奇古怪的标本和形状奇特的仪器。一盏极富艺术性的油灯射出的光线非常微弱,无法照亮室内幽暗的角落。
  老人姿态疲惫地用手拂了拂遮住前额的头发,沉思地喃喃自语:

 六人(文化生活译丛)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