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向未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辅导读本,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学习读本)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民主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向未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辅导读本,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学习读本)

  • 版 次:5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10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8523705
作者:林良旗主编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编辑推荐

  ★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八大重点图书。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广大党员群众看清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及走向的通俗读物。

  ★中共,因民主而生;为民主而战;顺民主之势而行(沿着中国特色的民主建设道路)

 
内容简介

   有人认为中共不是一个崇尚民主的政党,这是历史事实吗?有人认为中国的人大制度是“虚假”民主,政治协商制度是“政治花瓶”,这种看法有道理吗?西方指责中共实行一党执政,缺乏包容性、代表性和合法性,显得与“世界民主潮流”不协调,这种说法正确吗?……中共十八大前,国际社会对党员人数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言论和活动,包括涉及党内外民主的问题,备加关注,评说纷纭,意图透过十八大观察中共今后若干年在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民主建设方面的走向。
   《民主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向未来》用讲生动故事、举典型案例、摆确凿史实、列准确数据的写作方法,针对国内外一些人在民主问题上的模糊认识、错误判断,构思问题、进行比较、作出解答,告诉读者: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争取民主、建设民主的历史。
   《民主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向未来》策划、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九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建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等的支持和具体指导。

作者简介

   林良旗,中国外文局原副总编辑,现任《对外传播》杂志主编。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先后在人民解放军某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从事新闻和对外宣传工作;1992年起任北京周报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期间担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因“发展国家新闻出版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崇尚民主、为民主而奋斗的政党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以民主为武器打败了国民党  
第三章民主协商奠定新中国基础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民主本质
第五章 人民政协展示中国式民主魅力
第六章 民主是处理民族问题的钥匙
第七章 民主之风开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
第八章 民主决策推进科学发展
第九章 广集民意夯实执政根基
第十章 扎根基层民主焕发新的生命力
第十一章 包容性开创民主治理新模式
第十二章 党内民主是中国民主未来发展的关键

前  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八大)即将召开,举世瞩目,充满期待。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的政党,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这一切都注定这个党的重大言论和活动,备受国际关注。国际社会对中共十八大的关切,最重要的是其政治体制,特别是党的领导问题,而涉及党的领导的核心问题,则依然是中共创立的领导体制是专制还是民主的问题。国际社会将借十八大的召开,观察中共今后若干年在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民主建设方面的走向。
  长期以来,西方社会把中共及其领导下实施的政治制度定义为“没有民主的一党专制”,而他们鼓吹自己的“两党制”、“多党制”才是和民主挂钩、画等号的,他们制造的中共不民主的假象不仅让国际社会长期误判,也使中国的少数人在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政治体制方面产生了模糊、摇摆。
  事实上,追根溯源,中共从建党开始,即追求民主、实施民主,用民主克服困难、绕过暗礁、谋取胜利,这才是历史的真实。所谓“一党必专制”、“必不民主”的说法,其实是长期以来西方政治学设置的一个并不科学的命题,在这一论调下,各国从本国国情出发进行政治体制多样化选择的努力经常受到莫名攻击和干扰。
媒体评论

   ★视角新,可读性强,用故事讲清楚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的关系,使读者能直观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实施民主的真实情况、发展进程和面向未来的制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朱志敏
   ★9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争取民主、建设民主的历史,本书就此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故事、数据等解答的方式也很吸引人,值得一看。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 柳建辉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曾非常明确地指出:“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纵观中共90余年历史,虽然对民主曾有过理解上的偏差和执行中的失误,但民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民主是一根主线,贯穿全程。
   作为反对专制思想武器的民主为中共诞生铺平道路
   追根溯源,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理想的新思潮催动下诞生的。
   1911年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五四时期热心倡导和追求民主、影响最大的一批中国人,大多参与了中共的创建。这绝非偶然。
  在与清王朝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特别重视对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似性。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早期共产党人在信仰马克思主义之前都是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头脑,成为他们参与中共民主建党的原动力。
  陈独秀1901年留学日本,寻求救国之道,回国后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915年9月创办《青年杂志》,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举起民主与科学的大旗。1918年他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俗称“南陈北李”。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青年杂志》创刊号发表了陈独秀写的《敬告青年》一文,向中国青年“谨陈六义”,其第一义便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含有突破专制奴役、追求民主的意味。该文指出“人权”(即民主)和“科学”“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共同构成近代欧洲文明要件,“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氏这番横议,其论点论据均从“近世欧洲历史”引出,又鼓动国人“直追”欧洲人之迹,全然一种从天外窃火给国人的普罗米修斯姿态,而所窃之火便是民主与科学。《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更名《新青年》,1916年迁至北京出版,成为新文化运动重要喉舌,并因批判旧礼教、旧文化而遭到封建卫道士围攻,被罗织“覆孔孟,铲伦常”等罪名。1919年陈独秀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和《实行民治的基础》两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称: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即民主)和赛因斯(Science,即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大家平心细想,本志除了拥护德赛两先生外,还有别项罪案没有呢?若是没有,请你们不用专门非难本志,要有气力有胆量来反对德赛两先生,才算是好汉,才算是根本的办法。
书摘插画
插图

 民主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如何走向未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辅导读本,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学习读本)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