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勤说禅诗:大道在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孔维勤说禅诗:大道在心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10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6053716
作者:孔维勤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编辑推荐

     作者孔维勤博士是孔子第78代孙,台湾孔子协会理事长、孔子学院院长,这种身份无疑会增加这本书的市场效应。 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日益复兴,佛家的参禅悟道之风也暗合了当前人们注重心灵修炼的潮流,所以,《孔维勤说禅诗(大道在心国学魅力经典解读)》内容正是通过解析禅诗说明心灵修炼之道,符合当前的文化与生活潮流。这是一本读完之后令人深深欢喜、深深感动的书。 科技与物质的发达,换来的不是人心愈来愈深的幸福感,反而是更深的迷茫、焦虑与无所归依。如何找到心灵栖息的净土,让生命回归本原的透彻美好,让人生变得踏实、安宁,不再彷徨无着? 孔维勤博士以难以言说的美丽又深情的文字,解读了70多首著名禅诗中蕴含的人生修行之道,让我们在禅师们充满机趣又明心见性的故事与文字中,轻轻拂去心灵的尘埃,回到一个明澈通透的世界和明澈通透的自我。

 
内容简介

     《孔维勤说禅诗(大道在心国学魅力经典解读)》是台湾孔子协会理事长、孔子学院院长孔维勤博士的一本解读禅诗的书,《孔维勤说禅诗(大道在心国学魅力经典解读)》是“孔维勤国学魅力经典系列”的第一本书。孔维勤博士以难以言说的美丽又深情的文字,解读了70多首著名禅诗中蕴含的人生修行之道,让我们在禅师们充满机趣又明心见性的故事与文字中,轻轻拂去心灵的尘埃,回到一个明澈通透的世界和明澈通透的自我。全书文字风格独特而优美,对禅诗的解读既独到又充满诗意和感性,读后令人有深深的欢喜和感动。

目  录
孔维勤敬致东方出版社(代序)
大道在心
空则有,静则慧
修行的“说”与“做”
不着文字相
桃花,悟道
生死双美
寒山不寒
道不远人
悟道如恋爱
调心
勿使惹尘埃
何处惹尘埃
名利也是禅趣
破“牢关”
活在当下
归路、故乡在当下
事皎人自迷
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的因缘
只欠清香画中梅
“理入”与“行入”
为道莫还乡
自性在心
随它好,随它坏
动火煮茶
一朵花的秘密
自由人
自性具足
去除分别之心
无情说给无情听
随时,任运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过去、现在、未来
骑马与骑驴
贫富与生死
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
无、有
回到“闲情”
自在
白云深处坐禅僧
“一湖水”的境界
发从今日白
佛法在世间
山前一片闲田地
一钵千家饭
色身与法身
若无闲事挂心头
桶底脱时大地阔
无事可商量
白云深处拥雷峰
持戒与坐禅
一树春风有两般
知识、知见
无为
高淡清虚即是家
日用事无别
“看心石”与“出走云”
先发望春台
却把柴扉永夜开
月明非为夜行人
禅定
谁道夜行人路绝
无一事
拍手惊他不肯离
滞句者迷
清风楼上赴官斋
沔水江心唤一声
逝水不复返
一击忘所知
附录一 观自在——禅诗的禅味、禅境、诗味、禅理
附录二 不同禅门宗风的禅诗分析
前  言
三流商人卖产品,重视商品管理;二流商人卖服务,重视知识管理;一流商人卖文化,重视文化经济与文化管理。文化管理必须注意人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时推移,能解决与启发现在人的智慧,了解社会各年龄层的困境,满足其生活上迫切的需要。中国社会一路发展至今,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传统中国经典的经世致用与现代生活语言接轨,可以从两个方向切入:年长者经过建国、“文革”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苦难,生活的磨炼是智慧的沃土,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与精神力量可以“一语惊醒梦中人”,与古人为知己,可以帮助现代长者以陶渊明、苏东坡自许,困而不穷。80后的新一代中国青年,面对日益开放的西方文化,容易在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根基不深的情况下,崇洋媚外。加上海归的留学生将更多的西方价值观与概念元素引进中国,如同中国台湾一样。中国台湾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的时候,留学生学成归来,立刻位居要津。在当时崇洋媚外的情况下,虽然蒋中正提倡复兴中华文化运动,却仍然敌不过西洋文化,洋博士比土博士值钱多了,也更受重视,更能发挥所长。于是中国台湾社会有能力的家庭纷纷把孩子送出国,他们的下一代成了ABC的一代,八九十年代又回到台湾的文化界娱乐圈,成为媒体的宠儿与年轻人的偶像,他们形成的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观与价值观,蔚为主流。这个时候,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介入显得尤为迫切。目前中华文化被台湾重视,皆因为大陆的强盛与现实利益。台湾社会日前是偶像剧一般的社会,软弱无力,台湾新生的一代,在肤浅的文化中成了失根的兰花与浮萍。目前台湾文化是典型殖民文化的缩影,一如现存台湾肤浅的偶像剧一样,也一如香港文化的搞笑无思考的谐星喜剧,在文化自觉的惰性下,没有文化生活与自信的80后,会在大众流行文化的肤浅内容中迷失自己。台湾虽然小,大陆虽然大,但是台湾的文化经验是个实验室,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都是警讯。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有能力的家庭纷纷把小孩送出国门,全球化的新时代东西文化交流是必然趋势,但接受西化教育者没有自己文化的根基,他们学了西洋的价值观、信了基督教、成了海归派后,不免挟洋自重,如果海归的人才缺少中国文化底蕴,再回国时,必然成为黄皮白心的“香蕉”,与台湾的惨痛经验一样。譬如中国新一代的大学学者,不得不以西方大学的学术成就评估的模武作为师资的评量,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德被忽略,把耶路撒冷当圣城。中国的曲阜只是小县城,中国传统文化,多数停留在文献文物与中国式的符号层面,等待西方发掘。中国油画创作大量模仿美国普普画派的风格,成为拍卖界的天之骄子。偏偏今日的中国已经跃居世界舞台的巅峰,中国文化的色彩必须是世界文化光谱中最重要的颜色,传统中国文化的优良基因,必须内化又外现地活出来,成为有自信与21世纪融合的能体现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的文化,成为新中国与新中国人的里程碑的文化。于是,传统中国文化的新瓶装旧酒,取法于西方成功的文化典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有更多的文化创意,深入浅出,呈现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教育产品,一如美国迪斯尼的精益求精,一如贾伯斯的融合科技与文化,也一如中国历代的文史艺术家,如扬州八怪如李可染,将传统中国文化,有生命实感、有计划而深入浅出地拆解提炼。东方出版社可以针对中国人一生各阶段的课题与难题,据病与药,很实际又很充满吸引地通过具有文化创意的出版与制作,为中国当前社会新一代的开傲教育的伟大工程做实践。同时不能停留在故纸堆中,不能变成白开水的语译,不必是学术论文,应该与现在的生活结合,与现代人的困境呼应。中国未来的教育必须从现在开始,让国学像动画与游戏与摇滚乐一样亲切,才能深入人心。北京的东方出版社在中国的关键年代兴起,在它最年轻又最有影响力的此时此刻,为中国五百年后诞生的圣人,责无旁贷地做出准备,在文化上编织出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大棉被,温暖在贫富贵贱的轮回中日益萧条的人心。东方出版社可以成为东方智慧的迪斯尼。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神秘的年龄,有每一个年岁的花朵与果实,东方出版社可以寓教于乐,满足人生每一个阶段成长的学习需要,一如《礼记》的“生涯规划”: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日老,而传;八十九十日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日期,颐。东方出版社把中国人每一个年龄,当做“夭命”一样对待,岁月的生长,七情六欲的安顿,生命不同养分的汲取,都可以像大厨师一样,调理出年龄的菜肴,像是儒道的养分变成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加上了佛,便成了苏东坡的大江东去!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唐代诗僧德诚禅师这首诗,写的是月夜垂钓的动人情景,我们仔细玩味这首禅诗,会发现禅师写的不是真正的钓鱼,而是如何找到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小秘密”。干尺细细的钓丝,完全是一个形容词,作为人间的比喻,一是指出潭水之深,二是人生的寻寻觅觅,有如千丝万缕,一旦用功了,生命的深刻与沉潜,有着更丰富的收获。所谓垂钓干尺,意在深潭,面对许多人生的肤浅,用功的人总是有着更多的期待,更多的等待。所求之深,必须专心一意。 这时候,有什么样的经验,比在湖边钓鱼更能磨炼一个人的耐性?如同修行的事,一点也急不得,往内心处走,不能外求,钓鱼的人必须有更多内省的功夫,必须有“无为”的人生态度,不能心急。唐诗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钓鱼的老翁要够老。最老的钓鱼翁是姜太公,姜太公钓鱼,离水面一尺,所谓“愿者上钩”,连鱼钩鱼饵都免了,这个故事不必是真的,但是说出了一种“无为”的人生,无为的人生一定豁达,可以超越利害现实。所以禅诗第一句“干尺丝纶”,意味人生所求之深。 禅诗的第二句“一波才动万波随”,又点出了所求之广。人间大道既然没有止境,无论微波荡漾或是波涛汹涌,无边无际的“随波逐浪”,却是一丝马虎不得。波波相连,“万波随”是人间无穷无尽的因缘,从因缘的观点,所有事情必须放大了看,才不会被刹那的“变化”左右,不会被眼前的事物迷惑,更不会执著眼前的利害现实,失去自己的本性,让大大的人生变成了顾影自盼的小可怜,把生命的气象与格局变小。禅诗第三句“夜静水寒鱼不食”,被称为“船子和尚”的德诚禅师写诗到了此处,完全透露了他的心事,参禅的人生要亲身体会,修行的道路无痕迹可循,人生真正的彻悟,谈何容易!所以“夜静水寒鱼不食”,钓鱼的人虽然静静等待,鱼却没有上钩。这诗句意味着“大道难遇”,所谓人间时节因缘,可遇而不可求,“有心栽花花不开”,“欲速则不达”,参禅求道,需要的是“恰恰无心时,恰恰无心用”的境界,有如生病的人,必须吃了药才会痊愈,但是真正人生的功课,和一般的吃药打针很不一样,常常大病一场,反而觉悟了。人生心灵的药方一点也不能急切。仿佛人生有了问题,想要询问,真正到了问题的核心,要问的时候,反而觉得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既然没有问题了,一切都不再困扰。当初禅宗二祖慧可禅师求见达摩祖师,因为达摩祖师不见他,他为了表示自己求道的决心,硬生生把自己的手臂砍断,达摩祖师被慧可禅师向道的决心感动,终于收下这个徒弟,便有了师徒二人精彩的对话。慧可禅师提出存在他心中许久的问题:“我的心不安,怎么办?”对于多数的人,心不安是平常的小事情小问题,慧可禅师却当成了大事情大问题。达摩祖师倾听以后做了回答,他的回答也很奇妙,他要慧可禅师“把自己的心找出来”,然后他再帮他安心,慧可禅9币听话听得很认真,他一心一意“要找到自己的心”,可是他一直找不到。当他告诉达摩祖师,他找不到自己的心的时候,达摩祖师告诉他:“我已经帮你安好你的心了。”有趣的是,慧可真的安心了,从此归于达摩祖师门下。后来达摩祖师传法给他,印证他成为禅宗二祖,当时慧可不说一句话,从西边走向东边,安心地向着达摩礼拜,便悄然离去。原来,禅宗心法的传承,在因缘中,有如大地长河,青天白日,一切自然而然,随顺随缘,不需要多事之人在那里比手画脚,徒然心乱不安。我们再细细参一参德诚禅9币的诗句,“夜静水寒鱼不食”虽然指出大道难觅,但那只是一般人的盲点罢了,真正的大道不在外头呀,大道就在静静的心里。任何人只要心一静下来,烟水茫茫,万波随动,月光洒在每一片波浪上,月印万川,何等光景!忽然,水波载沉载浮,烦恼的故事不见了,身世的感伤不见了,静心的世界,满船的月光,四周一片空寂,人我俱忘。“满船空载明月归”,德诚禅师终于说出人生究竟的圆满。 到头来,生命的变化,常常像一叶小舟在动荡的水面,一刻也不停留。这时候,只要把烦躁的心静下来,身心空寂了,会感受到诗中所写的情境。真正的人世,似乎有人在那里,又似乎人是不存在的,船在那里,船也不在那里,人船都不见了,似乎只听到水波的动静,一切安静了,既动又静。原来的钓鱼客,既在鱼,又不在鱼,行所无事,什么都不为了。生命小船上的钓鱼客,每天事情仍进行着,却一无牵挂,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P2-3

 孔维勤说禅诗:大道在心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