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极致之美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摄影 > 中国国家地理:极致之美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1月10日
  • 开 本:8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8643434
作者:李栓科 主编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编辑推荐
2014年度巨献,精选《中国国家地理》600余期杂志摄影佳作;集萃67位中国优秀摄影师;2013年台湾金马奖**纪录片奖得主拍摄封面。
汇集67位中国风光、地理和自然、生态摄影师的优秀摄影作品,重新汇总、梳理中国极致生态和风光景观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主编,并撰写序言
封面摄影师齐柏林获2013年第五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纪录片奖。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 李栓科(序言)

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各国探险队的标准构成,还是地理学家、博物学家和写生画家。直到1839年摄影术诞生之后,照相机成为人类大脑和手的延伸,于是摄影师开始逐步取代了写生画家的位置。
在与摄影术相伴的人类170年探险史中,人们正是凭借令人瞩目的湿版、干版、胶片,历史性地记录了香格里拉、黄石山谷、科罗拉多大峡谷、帕米尔高原……并让更多居住在家中的人们,仅凭一张盐印法纸基相纸,就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展开想象中的旅行。
作为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地理科学传媒,《中国国家地理》一直以“责任”和“创新”为己任,致力于弘扬科学精神,凝聚家国情怀,赋予国人更多热爱中国的理由,同时也带给世界更加完整、立体、客观的中国景象。这其中*重要的媒介之一就是通过影像。
我们一直在广募*纯粹的影像实践者,秉承摄影术“记录、探索、发现”的*初要义,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广阔的海洋,从高空航拍到水下摄影,历经山川、河流、草木、文明,记录下自然的脉络、情景的极限和生命的潜流,以无畏的努力、坚韧的毅力,全身心地见证、捕捉、洞观这个星球上*瑰丽的瞬间……
本书的照片从《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和其他优秀摄影者手中的数千幅作品中精选出来,涵盖了中国人迹罕至的美丽角落的丰富而绚烂的风景、中国濒危生物和极具灵性、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以及中国**潜水摄影师拍摄的世界著名潜水胜地的海洋生物。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2000年由《地理知识》改版到今天,一共推出637期杂志,可以说重新为中国的自然景观审美确立了一个标准。
在这个摄影画册中,你看到的不是美轮美奂的“明信片复印机”,而是*可接近的胜境、*富感召力的瞬间,是那些富含故事和生机的自然生态景观。
内容简介
  多年来,《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通过镜头给读者展现了国内外壮美的山川和极致美景,也展现了文明、历史的传承和创新。这些图片用变幻莫测的光影叙事,用广阔的思路阐释大自然的极致之美,用真性情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运用摄影语言呈现了摄影师对周遭社会和自然的理解,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图片为主、“极致摄影之旅 2012/2013记录世界尽头”极致摄影大赛的优选作品和其他优秀摄影者作品为辅的精美画册,系统、精美地展示中国本土摄影师眼中的绝美大地、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极致之美》画册收录了中国67位*摄影师的160多幅精彩摄影作品,他们上飞机、登高山、爬冰川、潜海底、入洞穴、闯戈壁、钻雨林、蹚沼泽、探天坑,为您呈现出隐藏在中国各个极致之地的绝美景色和生态。
  在这个摄影技艺和观念新旧交替的时代,相信这本汇集了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家优秀作品的画册一方面能为您带来视觉享受,为您探索我们这个自然、历史、景观、生物极大丰富国家带来一个视觉参考;同时也能加深您对于风光、生态、地理摄影的理解,在这个多元的摄影环境中产生独到的见解。

作者简介
  李栓科,男,1964年生于甘肃省平凉,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曾任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曾长期从事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0—1993年三次进入南极,并在南极越冬,1995年任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

目  录
序言
高山冰点
水韵情怀
旱海探险
海洋记忆
喀斯特迷宫
绿色王国
文明痕迹
美丽生灵
编后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高山冰点
  高山是骨骼,流水是筋脉。
  中国的山脉构架了中国陆地各个部分的品性。
  大兴安岭延绵起伏、披挂着密林,它的深,不在纵向的高度,而在于延伸的长度。它以缓冲的姿态,挡住了内蒙古高原向东的进发。于是,我们得到了一整片平坦的、与森林呈锯齿状连接的草原牧场,因此也收获了大美的景致。
  大兴安岭与长白山几乎平行走向,这两条山脉之间,是从大兴安岭流下来的千万条溪水所汇聚而成的大江河以及其间的大湿地。农业就在河湖、湿地之间开展,这里成为了中国人的“粮仓”。之所以这里的土地种植力如此旺盛,恐怕得益于这里曾经遍布火山灰。以长白山天池为经典标志的火山景观,在中国东北的大地上触目皆是:典型与非典型的火山锥就坐落在高速公路旁或者村头巷尾,平地炸开而形成的圆形玛珥湖(火山湖的一种)也在长白山脚下群聚着。
  顺着燕山、太行山蜿蜒南下时,你就是在中国大陆的第三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过渡。海拔1 000~2 000米的高山草甸与陡峻的石峰被群山的山脊线串起。你可以选择沿长城行走,这时,在你的视野范围内,你就是制高点;你也可以选择沿古道行走,这是当年游牧世界和农耕社会沟通往来的路径。燕山和太行山,是两条被中国历史浸透了的山脉,登山如同读史。
  中国地势的三个台阶(一说有四个台阶,包含海底大陆架),在群山簇拥处一步步抬升。看山脉的走向以及深谷的裂痕,就可以断定亿万年前地动山摇时地球深部力量的较劲过程。横断山脉,是南北向平行纵列的巨大陆地褶皱,在中国西南排列出了一连串海拔5 000米以上的高峰。高峰与深谷并存,造成了巨大落差的视觉景象:横断山脉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 556米,其东坡从山顶到谷底的相对高差达5 000多米,水平距离仅仅29公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平行南流在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之间,三江
  并流形成的“川”字,最窄处仅76公里。由此可知这里地势的逼仄、山峰的耸峙以及给人带来的似可历险的刺激感。
  经横断山脉而跃上的地势台阶,是被冠以“最”字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5 000米,号称“世界屋脊”。高与寒总相伴随,在氧气稀薄处踏上冰川,是在中国看山的奢侈享受,尽管中国的冰川共有46 298条。高海拔的乐趣,在于体验极致:最高的山峰、最深的峡谷、最稀薄的空气、最意想不到的冰川。也许最令你难忘的,其实不是山的高,而是在大部分时间里,目之所极的高原是平缓而辽阔的,赫赫有名的山脉仅是天际的一带起伏——从而颠覆了你对“高”的预期,麻木了你的审美。
书摘插画
插图

 中国国家地理:极致之美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