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物理性能—中芬合著:造纸及其装备科学技术丛书(中文版)第十五卷/“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纸张物理性能—中芬合著:造纸及其装备科学技术丛书(中文版)第十五卷/“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7年06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铜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8413379
作者:刘金刚 杜艳芬 苏艳群 李洪才 杨扬 译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编辑推荐
本书包含纸和纸板结构及基本物理性能。本书的编纂特别考虑了两类读者。首先,针对熟悉造纸技术的读者,本书深入地阐述了纸张的物理特性。对于这类读者,本书提供的手段和理念有助于他们以纤维性能和纸张结构为出发点分析和改进纸和纸板性能。其次,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纸张性能。对于理科专业背景,特别是学物理的读者,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对纸张物理性能了解有限。

自*版发表以来已过去十年,因此第二版更新了很多内容。有关光学性能的第四章是全新的,内容较之前更全面。主要新增内容分别为*章的三维纸张结构、第五章的断裂机理、第七章的流体渗透、第八章的纸张蠕变现象以及第九章的动态尺寸变化。

除了新增内容,我们还对整书的结构进行了重新编排。各章之间的衔接更有逻辑性和连贯性,每一章都应用了前一章所出现的概念和知识。为了这一转换,作者们更多地像一个团队在工作,相互核对和修正。因此,本书无法再列出专门负责某一章的某位作者,而明确的仅是工作量zui大和负责zui终内容的一位或两位作者。

本书*章为纸张结构,我负责前两节,主要探讨二维和三维纸张纤维网络结构。纸张的二维近似结构已经被广泛研究了几十年。随着新测量方法和计算机模拟工具的出现,纸张三维结构也开始获得了全面认识,这有助于更真实地理解纸张结构。

Pekka Pakarinen负责*章的后三节。这三节阐述了理想的二维或三维纤维网络和真实纸张结构的区别。在造纸过程中,作用在纤维上的物理力自然地完全控制了非均匀的面内质量分布或成形、各向异性的面内纤维取向分布以及纤维面外取向。有关纤维作用和纤维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模拟来进行。

Jari Sirvi?修订了第二章,该章*版由Elias Retulainen和Niko Nilsen撰写。自*版出版以来,相关领域的知识已经得到了进一步充实,特别是在纤维间结合成形方面。另一方面,过去十年有关造纸纤维的研究则很少,考虑到纤维及其结合是影响纸张性能变化的zui关键因素,这令人颇感疑惑。另外,第二章zui重要的基本理念在于干燥纸页中的纤维及其结合完全不同于分离状态下即在纸页外部干燥的纤维及其结合。
内容简介

本书是芬兰造纸工程师协会组织编写的20本造纸书中的一本。本书从纸张结构、纤维与结合、纸张主体与表面、光学性能、面内抗张性能、纸和纸板的结构力学、尺寸稳定性、流变性与水分效应以及传输和传导现象等方面论述了纸张物理性能。

 

本书理论性与实用性较强。本书可供与造纸、印刷和包装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科研与教学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刘金刚,现就职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研发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政府津贴获得者。30年来,一直从事应用技术研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颜料涂布、特种纸涂布、生物质纳米材料、碱回收白泥加工与利用等。近十几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30余篇,获得的发明专利十项。 

 

杜艳芬,博士,高级工程师,1996年9月~2003年7月就读于陕西科技大学制浆造纸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9月~2012年7月就读于天津科技大学制浆造纸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涂布技术研发中心,主要研究领域:涂布纸基础理论与产品开发,可降解阻隔涂层的研究,生物胶乳的开发和应用等。

 

苏艳群,200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学工程专业,2003年硕士毕业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现就职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涂布技术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造纸颜料的利用和改性,湿部化学,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和利用,碱回收白泥资源化利用等。

目  录
第1章 纸张结构 11
1.1 二维网络 13
1.1.1 覆盖度 14
1.1.2 纤维段 16
1.1.3 纤维网络的连通性 17
1.2三维网络 21
1.2.1厚度、紧度和孔隙率 22
1.2.2纸张中的孔隙 25
1.3 匀度 32
1.3.1 表征 34
1.3.2纤维絮聚 37
1.3.3 成形机理 39
1.3.4 厚度方向上的质量分布 41
1.4纤维取向 44
前  言
在Kaarlo Niskanen(芬兰)等人的辛勤劳作之下,“造纸科学与技术系列丛书”《纸张物理性能》得以问世。此书论述系统、分析全面、解读深入,既适用于造纸学科的读者,又适用于物理学科的读者。为方便中国读者进一步学习,将原作者的劳动成果引进国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编译出版该书中文版,刘金刚、李洪才、杜艳芬、苏艳群、杨扬(按翻译内容前后排序)参与了本书的编译工作。本书主要介绍了纸张各方面的物理性能,包括纸张结构,纤维与结合,纸张表面与热、电和摩擦性能,纸张光学性能,面内抗张性能,纸和纸板的结构机械性能,水分和液体传输,流变性能,尺寸稳定性等等。

编译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原作者编撰此书时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较之过去版本,一方面增添了三维纸张结构、光学性能、断裂机理、流体渗透等内容,另一方面从逻辑上调整了整书的编排结构;也离不开出版社编辑林嫒对此书的校准,在她的细心核对之下,编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之处得以减少。通过编译此书,译者也受益匪浅。当译者在梳理书中的主旨内容时,也从中找到日后研究工作的灵感。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此书能给中国读者带来帮助。怀着无比荣幸的心情完成此书的编译工作,特别感谢原作者牺牲宝贵的时间编写原稿,为中国读者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纸张结构
结构一词可以解释为“架构或排列”和“组成或构成”。纸张结构由纤维、纤维碎片和细小纤维、填料颗粒、聚合物以及组成纸张的其他化合物构成。纸张结构会影响纸张的大部分物理性能,因此非常重要。例如,纸张强度取决于纤维彼此交织的程度、纤维本身强度以及交织结合的强度。表面粗糙度和松厚度则依赖于纸页的孔隙率以及纤维和其他颗粒的大小。光学性能取决于纸页中自由表面的数量。第二章至第九章将讨论结构和物理性能之间的这些关系以及其他类似的相关性。当代学者的观点详见参考文献[1]。

本章论述纸张几何结构,该结构主要为纤维所控制,如图1-1所示。纸页中纤维的空间分布是随机的且时常是不均匀的。其他颗粒和化合物再以某种随机方式附着于纤维上。对于由纤维构成的均匀纸张结构这一特例,统计学法则决定了不同几何性能间的精确关系。本章前两节阐述这些关联性。

图1-1纸张表面微观图,约1mm2
由于纤维长度(通常1~3毫米)远远大于纸页厚度,故纤维形成的网络是平面的,基本为二维。二维结构决定纸张的大部分性能,但三维多孔性结构也很重要。厚度方向上的开放空间,在近似二维结构中被忽略,它可以赋予纸张不透明、松厚和挺硬性的结构,并决定了流体渗透纸页的方式。

前两节重点论述了纸张纤维网络的统计几何结构,没有过多地涉及数学细节,直接说明了平面随机纤维网络的主要几何结构特征。在最简单的二维网络中,纤维为恒定长度的直线段。就几何结构而言,其他纤维性能及其分布并不重要。与此相反,三维多孔结构极大地受制于厚度和纤维的一致性。

纸张制造工艺导致了纸页结构的不规则或不均匀,也影响到非纤维颗粒和化合物的分布。第1.3和1.4节所论述的匀度和纤维取向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第1.3节说明了匀度如何造成实际纸张与随机纤维网络的不同。匀度是反映纸张定量空间分布的术语,并不考虑结构是否关联还是随机。

 纸张物理性能—中芬合著:造纸及其装备科学技术丛书(中文版)第十五卷/“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