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寻求录:当代中美著名学者思想辨析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人文寻求录:当代中美著名学者思想辨析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6年10月01日
  • 开 本: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2251298
作者:林同奇 著出版社:新星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10月 
编辑推荐
并不是每位历史学家都能交上好运让自己的著作得到具有洞察力和彻底性的分析,而且,不止于此,还能看到这些著作被精当地并且具有说服力地放在当时的更加广阔的史学思潮中加以考查。史学家自己当然无法做到这点。要做到这点不仅需要一种局外人的视角,同时如果可能的话,还得加上一种局中人的同情的理解。而林同奇正是为我做这件事的理想人物。因为在今人之中,他或许比任何人都更能发挥将局外人与局中人两者结合起来所产生的优势。——保罗·柯文
他酷爱思想探索。对他来说,停下来不再思考,不再完善自己的思想似乎很难。林先生对思考本身的关注似乎超过了对发表自己思考成果的关切。……林先生这种孜孜不倦的思想的教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虽然涉猎很广,但下笔却十分谨慎,从不跨越自己的知识范围。——林维明
你的论文,问题抓得准确、细致、深刻,显示了你思想学术的功力。我们这里的一些理论家,只有一付黑白分明单线思考的头脑,所以永远也不能揭示问题的真相,写出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我希望你的文章对我们的思想界可以形成一种启示,在一些论者身上发生有益的影响,如果大家认真地好好地去读你的文章的话。——王元化致林同奇 
内容简介
作为一本个人的文集,本书反映了作者二十年来的学思过程。这个过程虽然不能说完全自觉,却隐然有一个追寻的目标指引着探索的大方向。我试着把这个追寻的目标归结为“人文寻求”。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可视为人文寻求留下的足迹的记录,故称“人文寻求录”。
诚然,这种寻求涵盖了文化的物质与制度层面,并涉及形而上与宗教领域,但是它的目光始终盯在人的身上。它的核心是对人的叩问。……但是,大家知道,人必须而且只能从自己生长于其中的群体的文化中汲取知识与价值,以充实自己,否则不仅在生存中寸步难行,而且即便生存下来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或是一个“臭皮囊”。……(因此,)人文寻求势必同时包括人的寻求和文化的寻求两方面,中华民族魂的再塑造也势必各国文化向何处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本书所涉及的几位美国学者哲人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如文学、史学、哲学、人类学、美国学)中,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对这些问题和关切做出自己的回答。事实上,他们都是美国当代各自领域中人文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我认为人文寻求不仅是中国大陆许多学者和我自己的寻求,而且也是本书所介绍的几位美国学人的寻求。换言之,盘旋在太平洋两岸学者心中的问题意识是交叉重叠的。事实上,正是这种交叉和重叠吸引了我,驱使我去研究他们的思想。这种研究实质上可以视为围绕着同一巨大问题意识中若干具体的议题展开的多边的,跨文化的思想对话。
作者简介
  林同奇 1923生于北京,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美籍华裔学者。其人生和学术历程都颇曲折,研究领域广泛,在历史学、语言学、思想研究等方面都有建树。尤其在向美国学界介绍当代中国的学术思想以及史华慈研究方面建功甚大。林先生对中美学界学术思想的相互
目  录

自序:学思自述
第一部分 思想解读
 1.牟宗三的精神理境:圆善如何可能——牟宗三“圆善论”初解
 2.牟宗三天人理境中的动态、张力与悲剧感——儒家天人合一观的一种反思
 3.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史华慈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初探
 4.人、神、自然:忆老友本·史华慈——希·普特南教授访谈录
 5.误读与歧见之间——评黄克武对史华慈严复研究的质疑
 6.孟子之心与性——史华慈与牟宗三的虚拟对话
 7.孔子的宗教层面和“命”的概念
 8.超越与内在——史华慈和李泽厚对孔子天、命观今的诠释
 9.金观涛:人文的科学理性主义
第二部分 方法评论
 10.格尔茨“深度描绘”与其文化观

 人文寻求录:当代中美著名学者思想辨析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