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变迁:巴黎1896·寻找李鸿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随笔 > 文明的变迁:巴黎1896·寻找李鸿章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7年03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6094221
  • 丛书名:无
作者:边芹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编辑推荐

间隔一百多年的两次旅行,无论怎么互相“修补”,都留下了分离的印迹,一如从那时一直贯穿至今的中西对视的“沟壑”,永远填补不了的。

作者怀着一种别样的情绪重走李鸿章的旅法之行,找寻李鸿章留下的足迹。这是两个人的旅行,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活着的人有活着的人的现实,死去的人有死去的人的历史,现实与历史的碰撞让人害怕。

怎么能保证这个世界不与人们对它的叙述混淆在一起?时隔百年的两次旅行能把这一切牵到哪里?

 
内容简介
作者怀着一种别样的情绪重走李鸿章的旅法之行,找寻李鸿章留下的足迹。这是两个人的旅行,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活着的人有活着的人的现实,死去的人有死去的人的历史,现实与历史的碰撞让人害怕。怎么能保证这个世界不与人们对它的叙述混淆在一起?时隔百年的两次旅行能把这一切牵到哪里? 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旅行,作者结合一些中国社会的现象和心理,警醒世人。正如作者所言:我们被多少假正义卷裹,让善变成做作和模仿。模仿得*像的民族*先毁灭。
作者简介

边芹,作家、翻译家、电影批评。曾旅居法国多年,在《文汇报》文艺副刊《笔会》辟有专栏“左岸碎语”,任《新民周刊》专栏作者。同时长年从事电影批评,对西方电影有独特见解,曾担任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评委。她的文笔优美醇厚,善用独特的象征和隐喻,文章有一种神秘的质感。自从其有悖于主流“普世”意识形态写作以来,在国内引起的争议不断、毁誉参半,然其一意孤行坚持写作,以一支柔韧的笔,揭示出令国人胆战心惊的真相。

作品包括《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沿途漫步的镜子》等,主要译著有《直布罗陀水手》《红与黑》等。

目  录

巴黎北站

拉法耶特街

大饭店

7月14日上午的频繁奔波

阅兵式和暗杀

雨果广场与奥什大街

埃菲尔铁塔上的午餐

礼品清单与克雷西的奥恩河

总统府晚宴与“天朝的塔列朗”

前  言
序言
媒体评论

前《文汇报》长期驻法国记者、团中央《青年网络公开课》主持人、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主持人郑若麟 倾情推荐。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巴黎北站

我常想开始的地方往往不是我们想象的去处,而结束的地方更距我们遥远。但我还是丢不下这个念头,想象第一站非比寻常,那些已与实景脱离干系的地点,是名词加想象的复合体,只需盘踞大脑便自成一种拔地而出的力量。我们一直在寻找停靠传奇火车的地点,又或干脆一个小城的车站,只要有静静的月台、火车启动或抵达时冒出白色的蒸汽,就已经是半个旧梦了。我们情愿过去只是个梦,那么偶尔再飘回来,也无碍。
故事开始的时候总要有一个地点。1896年7月13日,作为大清国的特使,中国方面叫钦差头等大使,李鸿章抵达巴黎的第一站,就是这座1864年才扩建完成的火车站:巴黎北站。这个火车站在1846年建成后不足十年,就已经盛不住飞速扩充的客流量。那是欧洲工业化步伐加快、万丈雄心只相信进步的年代。的确,如果必须回到19世纪,这个基调是逃不了的。从那时到现在,欧洲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几乎将已有的世界砸碎,按自己的意愿又重造了一个。
记得有一次与朋友比尔聊天,他说:“你看看周围,没有一样东西不是造出来的,连脚下的石子都是从别的地方运来,而这一切就是从19世纪开始。”
然后他睁大牛一样的眼睛瞪着我:“你想象得出吗?我们翻天搅地造出了一个原来没有的世界!”
我说:“想象已经远远不够,现在这个钢铁水泥世界是人的孤独杰作,与以往的创造不同,人第一次向自然扭过身去,不再惧怕; 并且第一次把最高统治权从人手里转给了那个非人的玩意儿——钱,从此真正的主人不是国王也不是上帝。这一百多年,地球完成了一次地壳运动,不过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的。人怀揣着拔地而走的可能,并不满意老天给的这颗星球。”
他甩动着半长的栗色头发:“人是疯子!毫无疑问,人是疯子!”
我说:“不如说欧洲人是疯子,我们只是被绑架的人质,忧愁是我们的记忆。”

我挑了个晚上,来到这座后来又扩建过几次的车站。不足两个世纪,在奢华中迅速衰老的欧洲对进步的神奇秘方已产生怀疑。总要尝遍奢靡的各种滋味,才发觉这膘肥毛亮的动物无头无尾。

 文明的变迁:巴黎1896·寻找李鸿章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