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金融/投资 >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1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9704547
  •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库
作者:袁宜 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出发,构建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目标,以及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设计的两层次观和四个导向,并将其形式化为数理模型,进而对其中的主要论断做了经验检验。最后,本书针对中国正在推进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实践,就“银行价值*化”目标的应有内涵、国有控股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强化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改进银行业管制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袁宜,1978年生,上海市人。1997~2007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相继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公司治理、金融机构管理等。在《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研究》、《上海金融》等国内知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
目  录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研究
 第二节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机制研究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指引和最佳实践
第三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第二节 商业银行特殊的公司治理环境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与公司治理目标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与公司治理机制
 第五节 小结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公司治理: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
数百年来,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产生的公司治理问题一直为经济学家所关注。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1776年出版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就曾指出:“在钱财的处理上,股份公司的董事为他人尽力,而私人合伙公司的伙员,则纯是为自己打算。所以,要想股份公司的董事们监视钱财用途,像私人合伙公司伙员那样用意周到,那是很难做到的……这样,疏忽和浪费,常为股份公司业务经营上多少难免的弊窦。”1932年,贝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在他们合著的《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一书中正式提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概念,并指出公司股权的分散使股东不能对经理人实施重要的控制。其后,Jensen et al(1976)、Fama(1980)开创了以代理成本与合约设计的框架分析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产生的代理问题的先河,Grossman et al(1986)、Hart et al(1988)开启了从不完全合约角度探讨剩余控制权分配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意义的大门。Shleifer et al(1997)、La Porta et al(2000)将公司治理问题归结为拥有公司控制权的内部人对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侵占,既包括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较为彻底情况下的经理人对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侵占,也包括两权分离不彻底情况下的控股股东对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侵占。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公司治理问题,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探索也日益深入。Shleifer et al(1997)对这个领域作了较详尽的文献综述。
 ……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