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随笔 > 老古董

  • 版 次:2
  • 页 数:
  • 字 数:120000
  • 印刷时间:2013年01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9527045
  • 丛书名:唐鲁孙作品
作者:唐鲁孙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编辑推荐

  1.华人谈吃**人——唐鲁孙出身显赫,见多识广,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写下中华吃文化之精髓所在,真要探讨“舌尖上的中国”,唐鲁孙的作品恐怕是功力*深,也*有韵味的,尤为难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鲁孙还记录下很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掌故、宫闱秘闻,以及清末民初的服饰、手艺、年俗、名人轶事等,这些珍贵内容于文化的传承和资料的保存,也是有极大价值的。
  2.值得全套收藏散文经典——此次再版修订了前版中出现的少量错漏并重新排版,由著名设计师陆智昌统一操刀设计,以小精装的形式推出,“侠有金庸,史有高阳,吃有鲁孙”,唐鲁孙是中国饮食类作者中**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这一版本则是唐鲁孙作品*齐全、*完善、*精美的版本,爱书之人不可错过。

 
内容简介

  “所谓过瘾是武场打得严,文场托得严,角儿在台上盖口严,有此三者,再加上名角良配,这出戏让我们来听,就算是过瘾啦。”
  本书所选文章,多是唐鲁孙先生回忆清朝末年的旧闻逸事的散文,书中详细描述了清末的服饰、手艺、年俗、名人轶事等,多数文章记述的事物距今年代较远,如今也不易见到,却反而有相当重要的文化价值,故名老古董。作者对满族清宫大内的文物如数家珍,而大多是亲身经历,所以把来龙去脉说得详详细细,本书有历史、古物、民俗、掌故、趣味等多方面的价值。

作者简介

  唐鲁孙,本名葆森,字鲁孙。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为满族镶红旗后裔,他的曾叔祖父长叙,官至刑部侍郎,其二女并选入宫侍奉光绪,为珍妃、瑾妃。唐鲁孙是珍、瑾二妃的侄孙,他七八岁的时候,进宫向瑾太妃叩拜春节,被封为一品官职。
  唐鲁孙先后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北京财政商业专门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后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大江南北,先后客居武汉、上海、泰州、扬州等地。1973年,唐鲁孙退休后专事写作,1985年病逝于台湾。唐鲁孙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有民俗学家之名。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被誉为“中华谈吃第一人”。

目  录
天寒数九话皮衣
可抓住了小辫子
汤婆子的种种
肥得籽儿、刨花、皂荚
看了两出过瘾的戏
北平精巧的绒花手艺
杆儿上的
迎春话水仙
清代宫廷童玩
北平年俗 :白云观顺星
吉羊
昔日最高学府国子监
中元普渡话盂兰
从杜夫人义演谈谈《朱砂痣》
媒体评论
  鲁孙赋性开朗,虚哀服善,平生足迹遍海内,交游极广,且经历过多种事业;以他的博闻强记,善体物情,晚年追叙其一生多彩多姿的阅历及生活趣味,言人所未曾言,道人所不能道,十年之间,成就非凡;尤其是这份成就,出于退休的余年,文名成于古稀以后,可谓异数,鲁孙亦足以自豪了。
  —— 高阳
  读了唐鲁孙先生的《中国吃》,一似过屠门而大嚼,使得馋人垂涎欲滴。唐先生不但知道的东西多,而且用地道的北平话来写,使北平人觉得益发亲切有味,忍不住我也来饶舌。
  ——梁实秋
  唐鲁孙将自己的饮食经验真实扼要写出来,正好填补了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某些饮食资料的真空,成为研究这个时期饮食流变的第一手资料。
  ——逯耀东
  唐鲁孙以文字形容烹调的味道,好像《老残游记》山水风光,形容黑妞的大鼓一般。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汤婆子的种种
  汤婆子这个名词,差不多有半个世纪没听人说过了,七月间《联合报》“万象”版有一篇附照片谈水龟的文章,细看之下所谓水龟就是古人所说的汤婆子。照片上的水龟式样很新,大概是民国十几年出品。
  汤婆子是什么年代的产物,现代已不可考,不过宋朝就有人使用了。苏东坡写给杨君素信上说:“送暖脚铜罐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黄山谷诗:“千元买脚婆,夜里睡天明。”所以汤婆子又叫“脚婆”,当时也有人叫“汤媪”、“暖足瓶”的,总之,依照上面说法,汤婆子在宋代已经很流行是可以确定的了。
  当年在长江一带,隆冬虽然不是朔风刺肤,但半夜归卧,衾褥冱寒,往往彻夜两脚不能温暖。有一个汤婆子焙煨下股,或是暖玉在抱,自然一觉酣然,适体舒畅。北方冬早,一般人家至迟九月中旬大半都生起炉子或是烧上热炕,满室如春,自然不需要什么汤婆子来熨脚暖被啦。不过豪门巨室,一些富贵人家仍旧是睡床而不睡炕的,又免不了使用锡或铜做成的汤壶取暖温足,所以无论南北姑娘出阁,汤婆子都是嫁妆中不可缺少的恩物呢!铜玉锡器店做的汤婆子先是用木头做的塞子护套口,可是偶一不慎,被褥容易沾湿。后来进步到橡皮口螺旋塞,不管汤婆子在被筒里怎样翻腾,热水仍不会弄湿被褥。橡皮水袋本来是医疗器材,热敷灌开水,冷敷放冰块用的,不知哪一位高明之士,把它注入滚水,当手炉脚炉来使用。
  民国十二三年笔者初到上海,朋友请看郑玉秋、王恐演的文明戏,戏园子里前五排坐的都是豪门艳姬、北里名葩,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个热水袋,嫣红姹紫,大小各异。每个热水袋又都用五颜六色的丝巾绸帕裹着,案目们奔前疐后忙着换装热水的镜头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您再到南京东路新新、先施、永安三大公司橱窗看一看,整间橱窗摆满各种不同颜色的大的小的热水袋,并且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龙纹凤彩,可称目迷五色,不知买哪一种好呢!
  彼时行销中国的橡皮水袋,多半是英国一家厂商供应的,突然一年之间销往中国的皮水袋增加了若干万打,而且订货单仍然源源涌到。主管远东推销事务的经理,百思莫解,于是亲自来中国,首先到上海考察一番,他再也想不到,皮水袋在中国除了少数用之于医疗器材外,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成了深闺绣榻暖手熨足的皮汤婆子啦。
  法国出品的一种妇女喝的COINTREAU甜酒,中文译音叫口利沙,因为这种酒畏见日光,所以都用陶土做的瓶子盛酒,靠近瓶口还有一只把手。瓶口瓶盖,因为怕酒香外溢,做得都异常考究,不但严封密合,而且不会走气。后来不知哪位聪明的人拿这种空酒瓶子,灌上开水来代替汤婆子使用,不但保暖,而且不虞漏水,因为瓶身圆滑,放在被窝里,圆转如意比当初的汤婆子更为得用。先慈在世的时候喜欢口利沙清醇秀雅,偶或浅尝两杯,瓶酒未罄,就有人等着讨空瓶子啦。后来经人说明,才知道口利沙空瓶子注热水暖被,比旧式的汤婆子还要实惠。

 老古董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