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南北看

  • 版 次:2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3年01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精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9527021
作者:唐鲁孙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编辑推荐

  1.华人谈吃**人——唐鲁孙出身显赫,见多识广,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写下中华吃文化之精髓所在,真要探讨“舌尖上的中国”,唐鲁孙的作品恐怕是功力*深,也*有韵味的,尤为难得的是,在“吃”之外,唐鲁孙还记录下很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掌故、宫闱秘闻,以及清末民初的服饰、手艺、年俗、名人轶事等,这些珍贵内容于文化的传承和资料的保存,也是有极大价值的。
  2.值得全套收藏散文经典——此次再版修订了前版中出现的少量错漏并重新排版,由著名设计师陆智昌统一操刀设计,以小精装的形式推出,“侠有金庸,史有高阳,吃有鲁孙”,唐鲁孙是中国饮食类作者中**代表性和传奇性的人物,这一版本则是唐鲁孙作品*齐全、*完善、*精美的版本,爱书之人不可错过。

 
内容简介

  “连阔如说《东汉》,在他们说书界也是一绝,说起姚期、马武、岑彭、杜懋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形容战马奔跑,简直就像千军万马排山倒海而来,大家都叫他跑马连,就凭他那份精气神儿,人人都得伸大拇指头。”
  本书收录唐鲁孙所写关于民俗掌故、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宫廷秘闻的文章二十四篇,介绍了唐鲁孙记忆中老北京街头巷尾常见的有趣事物和口耳相传的野史逸闻,这些内容如今已很难见到或听说,从而使得本书的记载显得尤为珍贵。

作者简介

  唐鲁孙,本名葆森,字鲁孙。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为满族镶红旗后裔,他的曾叔祖父长叙,官至刑部侍郎,其二女并选入宫侍奉光绪,为珍妃、瑾妃。唐鲁孙是珍、瑾二妃的侄孙,他七八岁的时候,进宫向瑾太妃叩拜春节,被封为一品官职。
  唐鲁孙先后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北京财政商业专门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后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大江南北,先后客居武汉、上海、泰州、扬州等地。1973年,唐鲁孙退休后专事写作,1985年病逝于台湾。唐鲁孙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有民俗学家之名。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被誉为“中华谈吃第一人”。

目  录
绿林英雄好汉
打擂台
刽子手
当年的北平杂耍
燕京梨园杂谭
梨园识小续录
谈清代的辫子
衙门里的老夫子
北洋灾官的形形色色
想起了老君庙
民初在故都城南游乐
想起了天安门
北平的中秋
中国最古老的礼券
媒体评论
  鲁孙赋性开朗,虚哀服善,平生足迹遍海内,交游极广,且经历过多种事业;以他的博闻强记,善体物情,晚年追叙其一生多彩多姿的阅历及生活趣味,言人所未曾言,道人所不能道,十年之间,成就非凡;尤其是这份成就,出于退休的余年,文名成于古稀以后,可谓异数,鲁孙亦足以自豪了。—— 高阳
  读了唐鲁孙先生的《中国吃》,一似过屠门而大嚼,使得馋人垂涎欲滴。唐先生不但知道的东西多,而且用地道的北平话来写,使北平人觉得益发亲切有味,忍不住我也来饶舌。——梁实秋
  唐鲁孙将自己的饮食经验真实扼要写出来,正好填补了他所经历的那个时代某些饮食资料的真空,成为研究这个时期饮食流变的第一手资料。——逯耀东
  唐鲁孙以文字形容烹调的味道,好像《老残游记》山水风光,形容黑妞的大鼓一般。 ——夏元瑜
  唐鲁孙的书之所以对广大读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因为这些书中相当大的篇幅并非谈吃,而是将故都百态、晚清人物、典章制度、戏剧电影、三教九流,悉数道来。可以说,是清末、民国初年的“文化百宝箱”。——徐城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京城杂吃》作者)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谈清代的辫子
  《洪熙官与方世玉》这部连续剧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扣子扣得紧,布局布得奇,悬疑谲诡,变化多端,令人今天看了前一集,欲知后事如何,明天不得不且看下回分解。这一部戏,可以说,编导方面真正得到了连续剧的神髓真昧,收视率之高,也出乎意想之外,上自名公巨卿,下至贩夫走卒,都是它们的忠实观众,足证此一连续剧之叫座力如何了。
  有一天几个朋友在一起闲聊天,不知不觉就聊到连续剧里的辫子问题,《洪熙官与方世玉》之剧情是清朝的事,清朝距民国最近,诸事犹在记忆之中。我们从前是留过辫子的,所说的都是彼时真情实况,可以作为以后连续剧的参考。
  在早先,男孩子一呱呱坠地,洗三时一定要把胎毛剃掉,稍微大点儿就留起“锅圈”来了,锅圈是天灵跟四周都剃光,只留一圈长头发。
  再大点儿有的顶门留一撮,编起来叫“冲天炮”,左右两边留小辫叫“歪毛”,后脑勺子留一撮叫“坠根”,求好养活。
  男孩到十三四岁就要留头了,所谓留头,脑门子留一排叫孩儿发,前面刮光,后面留辫子。李翰祥导演《北地胭脂》里的同治皇帝所留的辫子,就是典型青少年的辫子。大户人家未成年的男孩,多半是奶妈天天用篦头打辫子,续上红丝绳的辫穗儿。
  至于一般人家,大半是隔一两天找剃头师傅去打。“打辫子”也有技巧,辫子不能打得太紧,太紧了扭头发,也不能打得太松,太松就成了浪荡子荷花大少了。老年人要续黑辫穗儿,服丧的人要用白辫穗儿或蓝色辫穗儿,行商小贩大都不续辫穗儿。
  还有一种人不但不续辫穗儿,而且编辫花时里头还衬上一根豆条(粗铁丝),辫子要冲上翘着,叫蝎子尾,彼时的所谓无赖悠嘎杂子,都是这份儿德行。一声说打架,先露胳膊,挽袖子,跟着就是把衬有粗铁丝的辫子,往头上一盘,跟人扭扭掳掳,就不怕被人家抓住辫子了。
  普通人干点儿重活,都是把辫子塞在腰带上,也就不拖拖拉拉,碍手碍脚;至于把辫子绕在脖子上的,大概在洗脸时才这么绕,否则让人抓住辫子一勒,那简直是授人以柄了。《洪熙官与方世玉》之前,也演过辫子的连续剧,目前电影和电视,亦常有辫子的扮相,这一段辫子可以供将来再有辫子戏的制片参考参考。


 南北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