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林闲思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艺林闲思录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4年08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47506936
作者:周加华 著出版社:中西书局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编辑推荐

    周加华编写的《艺林闲思录》是一本散文集,内中收录了《九亭新都市计划》、《“颛桥小镇”的创意由来——品嚷龋椿她厦罪一片腑旧菜地韵去屡》、《一道道深刻又明显的建筑裂痕——参访德国慕尼黑》、《老家的宅院和门口的一条老街》、《寻找记忆中的江南小镇》、《附:访谈老街改造要先找到文化属性》、《游走在朋友的作品间》、《宁静、自在、悠闲的油画家汪志杰》等作品。

 
内容简介

      周加华编写的《艺林闲思录》是一本散文集,大致分为6个章节,人生杂忆、画外之音、山外看山、城市寻味、谈艺论道和基诺列传。从人生到艺术,有感悟有辨析,作为一名画家,其笔耕不辍,本书较为全面的收录了周加华先生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

作者简介
周加华,男,汉族 1956年11月11日,出生于上海嘉定。 1977年至1980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 1980年毕业至1981年10月待分配期间,为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中国科学院嘉定光学研究所、嘉定邮电局等机构,创作绘制大型主题油画及广告招贴画。 1981年7月,45件作品参加《校际交流展》(浙江美术学院陈列馆)。 1981年10月,分配到上海农业展览馆,担任美术设计师,主持展览相关的美术工作。 1985年,同时担任北京《中国美术报》、《新观察》杂志社记者。 1988年,东渡日本游学,在办个人画展的同时,主要考察了日本东京一些美术馆及画廊业的情况,并对日本画家平山郁夫先生作专题采访。 1989年6月17日,返回中国上海。 l990年11月,被调入上海油画雕塑院,专业从事油画创作至今。 1993年,参加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建设工作,担任筹建委员会主任助理,同年被破格评为国家二级美术师。 1997年,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局形象设计工程专家组艺术总监。 2000年,参与APEC上海会议的组委会工作,担任设计专家组总监。 2001年,策划创办精:文艺术中心(位于浦东金茂大厦的裙楼),并担任艺术总监,主持《首届精文艺术大展》、《俄罗斯新生代绘画展》、《20世纪中国画精品展》等相关展览会。 2001年,策划主持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的历史画创作,并负责孙中山先生铜像的监制。 2003年7月,担任欧迪芬内衣博物馆艺术总监,策划大型多媒体表演剧《寻衣记》,2004年3月17日、18日本剧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并在国内外巡演。同时,着手策划创建“欧迪芬内衣博物馆”。 2003年11月,创办《空间》杂志,由台湾《空间》杂志社与《人民日报》社联合办刊,担任该杂志创意总监。 2003年末至今,任上海大都会集团艺术总监。通过企业对文化的支持,正着手策划创建“大都会当代美术博物馆”、“大都会创意文化产业基地总部”。
目  录
前  言
我曾在加华《我的图画故事》里,看到这位不同凡响的画家,是怎样用西洋油画的画笔,把厚重的中国文化精神,那样契合地涂抹在一块块画布上。那古树、古屋,那嫩叶、月亮,那寂静的大地和冷峻的天空……这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寻觅的景象,是怎样被这位怪杰式的画家建构成一组组崭新的画面,它们既承载了几千年中国历史文明的沉重负担,又透露出这古老文化正在突破旧时代的外壳爆发出新时代的勃然生机。但我们仍然希望更多地了解这位画家是怎样生活的?是怎样成长的?特别是在艺术思维上他的一些特殊见解是怎样形成的?他是怎样走上一条颇为特殊的艺术道路的?摆在读者面前这本《艺林闲思录》中许多短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饶有趣味的回答。
加华对人生的态度很值得玩味。本书开卷第一篇,首引庄子名言,“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他对人生看得超逸脱俗,似乎早已步人出世境界。但在生活中他又是个柴米油盐烟酒茶、实实在在的人世者,艺术上更是个红橙黄绿青蓝紫、天马行空般的创意者。他爱祖国,爱人民,爱家庭,尤其爱护自己的接班人。他积年累月、辛勤劳累地培养着爱子,从怎样做人到怎样成才,以身作则,谆谆教导,终于把他的爱子教育成为朝气蓬勃的、成绩卓越的、文明艺术的 CE0。
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某些好高骛远、实际上不懂生活的书生型家长学习。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前些时日,有朋友来一通电话长聊,很激动,在略作寒喧之余,便是一阵唠唠叨叨的叙说,看情形似乎有着非常的苦闷而烦恼之极。
电话听得我很累,但有碍于彼此多年的友情交往,我不得不假以辞色,把握耐心,作认真的听取,还要时不时地予以附会“嗯、啊”几声,以表示理解与同情,并不断地搜寻些适当的遣词用语来加以劝而导之,企图尽绵薄之心力来帮助舒缓朋友的这番焦灼情绪。
我当时的诚意劝导,就像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心理医生.在努力为患者治疗。
可我这位朋友所烦而恼之的一堆伤心事,恰恰又都是些社会日常生活现象中到处可闻可见的鸡毛蒜皮之小事,有诸如工作环境之不顺心、自己能力的无人赏识以及家庭生活中的种种负担等等,如此这些是如何地让我这位朋友久处压抑的困境而心力交瘁云云,说到激动处,我这位朋友居然还会禁不住悲悲戚戚而不胜伤感。
如此有差不多一个小时的对话,终于在相互一阵唏嘘之后放下了话筒,至于这位朋友能否采纳我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导,我茫然得很,我只算是尽了一份绵薄之心力。
不过,这通电话的长聊,却让我想了许多。
其实生活于当下世俗的社会空间里,自然会有着许多的心灵疾苦与烦恼,甚至还常会遇上些莫名其妙的困扰。
是是非非,非非是是,会沉浮于社会生活的常态中而困人心智,只是个个有着程度深浅不同的显现罢了。而所有的诱发端倪,几乎都是由男人、女人、名誉、利益之欲望诉求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人们的心灵疾苦与烦恼。倘能够理性地顺其缘由,抽丝剥茧而究其根本,我想,会不难发现,这一切的苦衷,绝然是源自于每一个人自我心灵中的“贼”在作祟而遭迷惘所致,因此而怨天、怨地、怨人,这自然也就是人的生存意义所区别于一般自然界生命的明显特征——人之欲望的企图“心”使然。
然而,这“心”为何物?在形而下的条件认知,它只是一团血肉的生理器官——心脏,它统率、作用着人之身体内的五脏六腑;但是依从形而上的常识概念,它却又是直指人的精神思维——“心”之“灵”动,具有着人类心理、伦理的象征,它的重要性,更是涵盖、包括了人之所有行为的视、听、言、动的生发枢纽,以其主宰一身。
很显然,唯有“心”的存在,才意味着人生的真实存在,才能构筑当下世俗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存在意识。
人心只是一个灵明,充塞于世俗的天地间,否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就必然如同漫漫之千古长夜,是一个没有丝毫意义和任何价值的茫茫世界。
自古道,天、地、人三才,人显然是天地之“心 ”。
而天地间万事万物的显现,也自然会归属于人“ 心”之 “灵”动的知觉感触而生发、演绎,所谓的“纵心所欲”,也一定是从知觉感触的“心”之“灵”动,这个价值判断的原点来理解当下世俗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存在意义之是是非非。

 艺林闲思录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