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舟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7年03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208142015
作者:闵文义 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编辑推荐
《舟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舟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是连接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闵文义,男,1958年12月生,藏族,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北方民族大学副校长,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民委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主任,主要从事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民族经济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舟曲灾后重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研究”、“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模式研究——以畜牧业产业化链条、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城镇化”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十项,出版《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模式研究》、《宁夏红寺堡生态移民区社会管理创新探索》两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民委优秀调研报告奖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多项。     
目  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舟曲“非遗”保护研究工作的缘起
一、全球“非遗热”与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进展
二、中国“非遗”的加速消亡
三、我自故乡来,孰知家乡事
四、课题立项及其重要意义
第二节舟曲“非遗”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针
一、舟曲“非遗”保护的指导思想
二、舟曲“非遗”保护的指导原则
三、舟曲“非遗”保护的指导方针
第三节舟曲“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重点对象、主要内容和具体任务
一、舟曲“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
二、舟曲“非遗”保护的重点对象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流徙白龙江流域的武都、参狼、白马、氐等诸多羌部族,在适应耕锄农业生活的同时,随之接受酿酒文化和饮酒文化。由于原始宗教传统观念的兴起和影响,生活在白龙江中上游流域山地中的党项部族盛兴酿酒。部族内以自然家庭为单位的氏民,将收获后的农作物除了储备足够的食粮外,其余用作酿酒原料,并将酿制的醇酒示作神圣之物。每逢节庆和重大庆典,各酋领率族众执酒具先祭天神、地神、水神(龙神),也有敬火神的(火神后来演绎成灶神)。但留传下来的都是以三杯(碗)为敬天、地、水神。祭天神时,族长双手执酒器高举于头顶,然后跪地仰面长呼,祈祷天神保佑人间平安,然后洒酒于空中;祭地神时,面朝土地,口中念念有词、祈求地神保佑人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然后泼洒于地;祭水神,面朝滔滔江水,低头默默祈祷龙神,令江河年年平流,赐人间安宁。将酒倒入河流。礼毕,众皆同敬族主,豪饮。在历史长河中,以酒祭天神、地神、水神逐渐演变为今天的礼庆活动时,主、客之间先以无名指蘸酒滴向空中点洒三次,以示敬仰“三神”。原始酿酒,也有将酿制好的烧酒,先祭老祖宗的。举家携烧制好的头锅上等酒,赴祖坟祭祀久眠于地下的老祖先。以后渐变为上祖庙祭祀,再演变成祭祀在本家正堂中供奉的老祖宗牌位前进行。
古代生活在这里的氐羌民族酿酒送酒已形成风俗。当对偶婚(由族内婚渐变为族外婚)在原始氏族中出现时,女子娶男子为婚成为社会氏族新风气,女家必以酿制好的烧酒作为聘物或聘礼。富家招来族内亲众,将酿好的大缸酒送到男家,男家邀亲邻豪饮。当羌戎氏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男子在氏族中占据主导地位,男女婚配,开始出现男子娶女子的婚姻现象,男家仍需以酿制的几缸烧酒作聘礼,聘礼以男孩家境而定。
几千年来,舟曲民族地方的原始酿酒,为华夏酒文化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底蕴。而当今社会,舟曲民间联姻仍离不开“酒礼”。
二、舟曲民间食酒习俗
舟曲藏汉民族酿酒与酒食文化源远流长。当今家家户户每年都酿酒,不过有的城镇居民和职工家庭喝惯了“洋”酒,不再专门酿酒,但也要备存本地酿制的上好烧酒(土酒)。

 舟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