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七辑)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图书馆学/档案学 >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七辑)

  • 版 次:1
  • 页 数:764
  • 字 数:830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1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01136676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编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内容简介
  主要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文献专业师生对古代典籍整理、校勘、版本、目录之学以及文学、史学和哲学的研究论文集。是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刊物。本期主要文章有孙钦善《春秋三传中有关孔子史料的文献价值》、王岚《汪藻文集与诗作杂考》、[日本]稻畑耕一郎著顾歆艺译《楚辞残简小考--汉初楚辞的流传》等。
目  录
关于创立“国际汉籍文献学”的思考
美国公藏宋元版汉籍概述
美国国会图书馆敦煌高昌写经、宋金元本典藏、渊源、版本和数位化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黄善夫刻《王注苏诗》之特殊价值
写字台文库与佐伯文库——马廉与泽田一斋
日本所藏中国戏曲源流考
韩国收藏汉籍中的文学文献
晋及南朝目录体例考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义例新探
乐语、经说和诗论——《诗经》学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董迪《广川诗故》辑考
《论语》子游问孝章发微
近代日本文学视野中的《论语》——以下村湖人《论语物语》为中心
礼制的隐含与《论语》的诠释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关于创立“国际汉籍文献学”的思考
  我国古籍文献学在诸多的业绩中有一个特别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注目,即我国学者以学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努力,从事于自上古以来流散于我国境外的汉籍文献的调查、收集、登录、影印、阐释和出版。在本次学术会上,我注意到有安平秋先生、卢伟先生、杨忠先生、陈益源先生、黄仕忠先生、大塚秀高先生、居蜜女士、潘美月女士、曹亦冰女士等,就美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关于“汉籍文献”的收藏发表了十余篇调查研究报告,足以证实以两岸学者为中心的世界华人研究者,在世界范围内追踪、收集、著录和研究“中国域外汉籍文献”,已经成为本领域内学科的重点之一。
我国学者在海外的“访书”活动,是一百多年来我国近代学术构建中一个优良的学术传统。前辈学者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业绩。近三十年来我国学者在海外发动的“汉籍访录”的学术事业,正是这一优良传统的继续,而且在学术观念、学术运作规模、对流寓于世界各地的汉籍的表述、以及与国际文化的关系等诸层面,都有阔大的手笔,远远地超越了前辈的视野,其成果当然也就远远地超越了以往的业绩。
依据我个人的体会,近三十年来我国学者在“海外汉籍”的学术事业中至少在六个层面中表现出了学术的新的特征。
第一层面是“访书”观念的提升与更新。
前辈学者基于对中华历代艺文的执著,并兼有学问的好奇之心,发而为域外的“访书”活动,几乎都是一种“学术的自为”活动,尚没有“文化学意识”的“自觉”表述。近三十年来学者的“海外访书”在学术观念层面开始具有“文化的自觉”,可以表述者至少有三:
一是认识到,“汉籍的海外流传与保存”是中华文化向世界传递的一种形式,构成世界文明发展的一个内容;
二是体验到,汉籍在“海外流传与保存”的形式与速度,取决于特定对象国内在文化运行的具体状态;
三是观察到,“汉籍的海外流传与保存”有可能使特定对象国的文化在相应的层面中发生多形态的“变异”,催生对象国文化中“新形式”的产生。
  ……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七辑)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