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故旧录:编辑忆旧续集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新闻传播出版 > 文坛故旧录:编辑忆旧续集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7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1061277
作者:赵家壁 著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08年07月 
编辑推荐
赵家璧先生四十年代曾先后主持良友复兴图书公司、晨光出版公司,对新文学出版事业贡献良多。数十年编辑生涯中,他编辑出版了大量优秀社科文艺著作。《文坛故旧录》是赵家璧先生晚年对与几位近代著名文人的交往过程的追忆。本书开篇便追溯了对鲁迅先生的印象记,而后又以大量墨笔讲述了与老舍、巴金、勒以、郁达夫等几位良师益友的情谊与共同经历过的往事。书中还谈到了《美国文学丛书》、经典著作《中国新文学大系》日译本等图书出版背后的种种细节,*后他怀念了访日结交的日本朋友,以及访日归来谈关于连环画的改革。  
内容简介
本书是《编辑忆旧》的续集。作者在本书中继续追忆了与蔡元培、鲁迅、茅盾、叶圣陶、巴金、胡愈之、夏衍、葛琴、罗洪、徐梵澄等师友的交往,尤其是以大量笔墨细致地讲述了与老舍、靳以、郁达夫这三位现代作家之间的情谊,勾绘出《四世同堂》、《闲书》、《总退却》、《尼采自传》、《新中国版画集》、《美国文学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日译本等图书出版背后的种种细节。
作者简介
赵家璧(1908—1997),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进入以出版《良友》画报闻名海内外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一九三九年起先后在上海、桂林、重庆主持良友复兴图书公司,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一九四六年末,与老舍合作成立晨光出版公司,任总经理兼总编辑。
目  录
编辑与作家
鲁迅印象记
鲁迅书简“完璧”归赵
关于《北平五讲》和《三十年集》
鲁迅逝世两周年纪念时的一件往事
曹靖华与鲁迅
编辑生涯忆茅盾
从茅盾给我最后一信想起的
老舍和我
老舍《四世同堂》的坎坷命运
巴金与“良友”
和靳以在一起的日子
悼念郑伯奇
蔡元培先生二三事
前  言
出版说明: 赵家璧先生(1908—1997),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现代出版家、编辑家。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进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四十年代辗转于桂林、重庆、上海,先后主持良友复兴图书公司、晨光出版公司,对新文学出版事业贡献良多。数十年编辑生涯中,他编辑出版了大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鲁迅印象记
我有幸认识鲁迅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秋,当时我刚从大学毕业,在以出版画报、画册为专业的良友图书公司当编辑。总经理伍联德委托我专管文艺书,他打算在这一领域开辟一个新局面,这正符合我想干一番事业的志愿。正巧创造社老将、左联重要成员郑伯奇,为了躲避敌人耳目,改名君平,来编辑《电影画报》。从此,我在他的教育和帮助下开始懂得了一点革命的道理,产生了要多出有益于革命的文艺书的想法。我最先计划编一套《良友文学丛书》,不但要在外形上独创一格;而且在内容上要找第一流作家执笔。谁来带个头呢?自然想到大名鼎鼎的鲁迅。九月初,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由伯奇陪我去内山书店谒见鲁迅。
文坛上当时流行一种说法,把鲁迅说成是严峻、怪僻、不易接近的老人,所以那天去看望他,虽怀有崇敬之情,还不免心存畏惧。当我们在内山的会客室一起坐下时,我的紧张情绪才松弛下来。其实,伯奇早把良友公司和我的情况向鲁迅介绍了。当我恳求他为丛书写稿时,他就亲切地问我为什么对文艺编辑工作发生了兴趣。接着他谈了他自己过去办未名社、朝花社等几个出版社的甘苦经历,最后说:“这是对今天的社会极为需要的事业,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其中也大有学问啊!”那天谈话的结果,鲁迅慷慨地给了我两部翻译苏联短篇集。临别时,他风趣地对我说:“你要回去向老板说清楚,出鲁迅的书是要准备有人来找他麻烦的。”果然不出所料,因为我们还在另一套《一角丛书》里连续出了丁玲、周起应(周扬)、钱杏邮(阿英)、沈端先(夏衍)等的作品,白色恐怖的魔掌也伸到良友头上来了。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我们的门市部大玻璃被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特务用大铁锤击破,还以良友公司为例,向同业散发了恐吓信。不久,文化特务姓汤的,以卖稿为名敲去了大洋二百元。当我把后一件事告诉鲁迅时,他一方面安慰我,鼓励我不要害怕,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切勿莽撞硬拼,并经常赠书给我,予以精神上的鼓励;另一方面,他把上述两件事都写进了文章中去,揭露了反动派的丑恶嘴脸,起了“立此存照”的作用。直到今天,读者还可以从《中国文坛的鬼魅》和《准风月谈•后记》中,看到这两件小小的史迹。
书摘插画
插图

 文坛故旧录:编辑忆旧续集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