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05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313079879
作者:陈业新 著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编辑推荐

     儒家学说是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学说,但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农业文明的社会经济形态,决定了儒家在关注人与社会和谐的同时,必然也要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予以相当的关注,儒家生态意识由此而产生。《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以儒家生态意识为对象,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传统环境意识和历史时期的生态保护进行研究。本书由陈业新著。

 
内容简介

     《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以儒家生态意识为对象,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传统环境意识和历史时期的生态保护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儒家生态意识、历史上的环境保护两方面内容。儒家生态意识则由其发生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论)、生态学知识基础(生态系统论)、儒家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资源的主张、《周易》“三驱”礼的生态保护意义等内容构成;环保实践的考察,主要以先秦、秦汉时期为对象,在勾勒其基本生态状况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国家制度层面,如生态法律、生态职官等具体内容的研究,展现儒家生态意识在古代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而显明儒学于当代“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构建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由陈业新著。

作者简介

     陈业新,男,1967年9月出生,安徽省霍邱县人。1988年毕业于安徽省淮阴南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系;1996年、200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历史文献学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2001年9月-2003年6月,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近年主要研习秦汉史、生态文化、环境·灾害与社会等,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与人合著有《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等。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天人合一”论:儒家生态意识的哲学基础
  一、近些年来关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研究述评——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
  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论略——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
  三、结语
第二章 生态系统论:儒家生态意识发生的生态学基础
  一、生物“类”的认识及其生态保护意义
  二、关于生态系统内生物生存环境的认识——生境论
  三、关于生态系统内生物间关系的认识
  四、九州的划分——儒家生态系统观的具体反映
第三章 “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儒家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主张
  一、“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儒家合理利用和保护山林资源的主张
  二、“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儒家合理利用和保护动物资源的思想
  三、结语
第四章 《周易》“三驱”考释——兼论“三驱”礼仪的生态保护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三驱”考释
  三、“成礼三驱”:战国至汉唐时期蒐狩礼与“三驱”礼的性质变化
  四、“申三驱于大信”——儒家对“王用三驱”大义的申说
  五、结语
第五章 战国秦汉时期的气候状况研究
  一、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
  二、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第六章 秦汉政府行为与生态
  一、秦汉政区划分与生态
  二、秦汉人口政策与生态
  三、移民实边、屯垦政策与生态
第七章 生态职官考述——以先秦、秦汉时期为对象
  一、先秦生态职官考述——以《周礼》为对象
  二、秦汉时期生态职官考述
第八章 秦汉生态思想与生态保护法律
  一、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
  二、秦汉时期生态保护法律
余论
附录:儒家生态意识特征论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儒家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环境保护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