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中华生活经典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园冶中华生活经典

  • 版 次:5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1年08月01日
  • 开 本:12k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1080780
作者:(明) 计成著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总结和阐述造园法则与技艺的著作,它从选址、规划与设计建筑物、叠山理水、铺装地面、选择石材和借景等方面对中国古代造园的各环节都做了深入具体的总结和阐述,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人造园的智慧和艺术追求。书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观点,深得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之精髓。
  本书注释力求详尽、准确,译文流畅,点评独到,并配以精美插图,美文美图相得益彰。

目  录
卷一
 冶叙
 题词
 自序
 兴造论
 园说
 相地
 立基
 屋宇
 装折
卷二
 栏杆
卷三
 门窗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当今人们造房子,全凭工匠们作主,难道就没有听说“三分匠、七分主人”的谚语吗?这里的“主人”,不是园林主人,而是能够规划设计并主持施工建造的人。古代的鲁班曾设计出结构巧妙的器具和房屋,陆云曾刻画出精巧繁复的楼台美景,他们岂是只操工具干活的匠人之流呢?普通工匠只以雕镂为巧,以按式样制作构架就是精,按照定规不能更改一梁一柱,世俗称这样的工匠是“无窍之人”,甚为确切。所以,凡是建造房屋,必须先考察地形地势,规划设想房屋基础的位置和朝向,然后确定几间、几进,依照地基宽窄,随曲而曲,当方则方,这完全取决于主持建造的人,妙在能得体合宜地设计屋宇,构思既不拘泥于定制,也不随意草率。假如地基不规整,何必定要拼镶整齐,房屋木构架何必要限制为三间、五间与多少进数呢?半间一披,亦能幽雅相称,这就是“主人之七分”的意义所在。至于造园师的作用更是占十分之九,而工匠的作用仅占十分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园林结构妙在因地借景、得体合宜,这方面的工作不是普通工匠能胜任的,也不是园林主人自己就能够设计好的,所以必须聘请专业人才主持,还要合理地节约费用。所谓“因”就是:要随着地基的高低,留意地形的端正,如果有树木阻碍观景视线,就要修剪枝条;如遇泉水溪流,就要引注石上,上水石美景相互借用衬托;适合建亭的地方就建亭,适合造榭的地方就造榭,园径不妨偏辟,引导布置要蜿蜒曲折,这就是“精而合宜”的含义。所谓“借”就是:园林虽然划分为园为园外,取景则不拘于远景近景。晴山耸立、古寺凌空,凡是目力所及之处,遇到庸俗的场景则屏蔽、遮挡,遇到美好的景色则收入园林中,不论是田野还是村庄,都纳为在园中可观赏到的烟云风景,这就是“巧而得体”的意思。这些得体适宜、因地借景的工作,如果没有请适当的人来主持规划设计与实施,加上吝惜费用,那么就会前功尽弃,既使有像鲁班、陆云一样智巧的后起之秀,又怎么能建成传世的佳构?我也怕传统的造园技艺会逐渐失传,姑且将各种园林图式简要地绘制在后面,以供爱好园林的人参考。
【点评】《园)台》正文第一章《兴造论》,总论兴建住宅和园林活动,提出营园要旨,是全书的总纲。计成在该章中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第一,“能主之人”(建筑师、造园师)决定了园林艺术的成败,强调专业人才在造园中的地位。计成在《园冶》多处提出“得人”问题,把造园师看作是造园的决定性因素。除了在《兴造论》中说“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计成还在《掇山》中说:“多方景胜,咫尺山林,妙在得乎一人”,在《选石》中说“处处有石块,但不得其人”,这些句子强调必须要有高水平的造园师参与造园,才能取得成功。计成在这章结尾还说:“匪得其人,兼之惜费,则前工并弃”,认为造园时如果没有艺术修养较高的造园师,加上为了省钱,在该投入的地方不能保障足够的资金,那么就会前功尽弃。计成从宏观上指出人才和资金是造园的关键因素。
书摘插画
插图

 园冶中华生活经典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