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通口述自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黄通口述自传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2年10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0089803
作者:黄通 口述,郭银星 等编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编辑推荐

  黄通是国民党老派人物,一生奔走国民党党务、政务、法务,经历甚为丰富,盖官阶不高,但威望孚众。曾亲历力行社、复兴社、三青团的基层组织创建与高潮阶段,抗战胜利后任南京市三青团支部书记长,为维持南京政治秩序贡献良多。1948年任立法委员后,致力于宪政体制建设,为“立法院”及法制委员会重要人物。因此,黄通的口述自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可读性强,对研究两党关系史、国民党党史、台湾政治体系构建史等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黄通口述自传》原版名《黄通先生访问记录》,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于1991年1~10月间在台北市复兴南路黄公馆共采访32次记录所辑,陆宝千先生主持采访,“立法院”郑丽榕女士记录,近代史所沈怀玉、魏秀梅女士整理。黄通先生自拟大纲,分类而谈,自述细节生动、周详。特别是有关力行社、复兴社、三青团以及“立法院体制委员会”诸内容,大陆史学界所见有限,对于研究和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国民党党史、国共两党关系史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黄通(1907~1997),号更夫,江苏海门人。曾就读上海文治大学。后考入黄埔军校,1929年毕业于南京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职炮兵少尉。1933年后离开军职,曾历任贵州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南京市参议员、南京市三青团支部书记长、立法委员、国民党改造委员会书记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党务顾问及“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

目  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章 不完整的学历
  第一节 破例自去洋学堂
  开学那一天,父亲为我买了一本三字经。到学校去时,顾玉簧老师说:“现在不读三字经了,要读教科书。”我没有教科书,就在回家的路上哭。父亲问:“为什么哭  ”我说:“我没有书。”他说:“不是有三字经了吗  ”我说:“老师说不教这个,要教教科书。”“什么是教科书  ”“不晓得。”“哪里去买  ”我还是不晓得。后来还是听别人讲,才知道要用新出的共和国文教科书,读了一年,老师教了一、二册。
  到了第二年,换了樊庆家老师,他是海门师范毕业的,高明一点。他在刘家仓(按:仓为储粮之所,海门人称地主之巨宅曰仓)开了私塾,我的堂兄和从兄比我早开学,也同在那个私塾,他们读的是最新国文教科书。老师教的时候,我大体听得清楚,所以我等于读了两本教科书。有趣的句子我很快背下来,例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好几个学生读不下去,因为生字太多,但是我却背了下来。读了一年,这位老师又走了,我又回到隔壁私塾,顾老师又来教我们。我连续读了三年,到第四年,另一位也是海门师范毕业的年轻老师施鸿勋很快的把国文教科书都教完了,再教什么呢  没有了。于是他把他读过的古文辞类纂选文教我,那时候还是按旧规炬,要背书,一本一本的背,每天背好多本。他说:“你光读国文,没学过算术,我再教你算术。”他又说:“你已经知道加、减法,不必学加、减法。”我怎么会懂加、减法呢  这是因为我的外祖父做过生意,会打算盘,打得很快。施老师教我九九乘法,我背得很熟,从乘法学起,后来又很快地学除法,大概一个学期中,乘、除法都学会了,再到第二年上半年,老师又勉强教了我半年,之后告诉我:“你赶紧到洋学堂去吧。”
  那个时候洋学堂只有启秀小学,离我家很远,在四里路外(约两公里),要走路去,而且经过好多田埂,我没去过,只听人讲过,可是老师这么说,我就决定下学期秋季始业时去。
  谁和我去洋学堂呢  我找了伯父家的老二,他比我小两岁,我要他一道去。我的伯父大大的反对,他说:“读书有什么用  有好多人家的子弟读了多少年书,最后还做了强盗,读书没什么用。”在我的环境中,赞成我读书的人几乎没有,一般人通常只读个两、三年,顶多学学怎么写自己的姓名,别的都看不懂,所以我在小学时就替人写门对和一些简单的借约之类,因为附近没有人会写。

 黄通口述自传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