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道场忏法》西夏译文的复原与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慈悲道场忏法》西夏译文的复原与研究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7年03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胶订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6199671
作者:杨志高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内容简介
  十卷本西夏文《慈悲道场忏法》是西夏佛教文献 中有典型意义的一种,原为中土撰述,是流传至今影 响*大的一部禅仪*作。该本在宋代为西夏惠宗秉常 (1067~1086年,署皇太后梁氏共惠宗皇帝)御译, 元朝又重新刊刻,存世本分散收藏于海内外各地。
杨志高*的《慈悲道场忏法西夏译文的复原与研 究(精)》利用中国、俄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地的 《慈悲道场忏法》西夏文本,*大限度的缀成完本, 这是目前西夏佛教文献**复原的典籍。这种基础性 研究不仅可深入认识《慈悲道场忏法》的源流和翻译 过程,也可加深化西夏语言的认识,并进一步了解西 夏在翻译佛教文献时特殊元素的考量。这既有利于加 深对西夏佛教史乃至中国佛教史的认识,也有益于梳 理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文化交流的某些特点 。同时,西夏译本的复原将会有助于推进西夏文献研 究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全面的完整研究。不言而 喻,西夏文《慈悲道场忏法》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献 、语言文字和历史研究价值。
目  录
壹  导论
  一  西夏文《慈悲道场忏法》藏卷叙考
  二  西夏文《慈悲道场忏法》藏卷的复原
  三  西夏文《慈悲道场忏法》的翻译底本和刊刻
  四  西夏文《慈悲道场忏法》的翻译和新式标点运用研究
  五  西夏文《慈悲道场忏法》对中原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纳新
  六  《慈悲道场忏法》在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影响
  七  结语
  关于校读译注和附录编排的简要说明(凡例)
贰  西夏文《慈悲道场忏法》的复原译注
  《慈悲道场忏法》序、卷第一(中藏本)
    序
    归依三宝第一
    断疑第二
    忏悔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俄藏本)
    发菩提心第四
    发愿第五
    发回向心第六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中藏本、俄藏本)
    显现果报第七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中藏本)
    显现果报第七之余言
    出地狱第八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中藏本)
    解怨结第九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六(中藏本)
    解怨结之余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七(中藏本、俄藏本)
    自庆第十
    警缘三宝第十一
    忏主谢大众第十二
    总发大愿第十三
    为天道礼佛第十四
    为诸仙礼佛第十五
    为梵王等礼佛第十六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八(中藏本)
    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十七
    为龙王礼佛第十八
    为魔王礼佛第十九
    为人道礼佛第二十
    为诸王王子礼佛第二十一
    为父母礼佛第二十二
    为过去父母礼佛第二十三
    为师长礼佛第二十四
    为十方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五
    为过去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六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九(中藏本)
    为阿鼻等地狱礼佛第二十七
    为灰河铁丸等地狱礼佛第二十八
    为饮铜炭坑等地狱礼佛第二十九
    为刀兵铜釜等地狱礼佛第三十
    为火城刀山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一
    为饿鬼道礼佛第三十二
    为畜生道礼佛第三十三
    为六道发愿第三十四
    警念无常第三十五
    勤为执劳佛事等礼佛第三十六
    发回向心第三十七
      说回向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十(俄藏本、中藏本)
    菩萨回向法第三十八
    为六根发愿第三十九
      为发眼根愿
      次为发耳根愿
      次为发鼻根愿
      次为发舌根愿
      次为发身根愿
      次为发意根愿
      次为发口愿
      诸行法门
    嘱累第四十
      赞佛咒愿
叁  主要参考文献
肆  索引

 《慈悲道场忏法》西夏译文的复原与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