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2007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话题2007

  • 版 次:1
  • 页 数:320
  • 字 数:228000
  • 印刷时间:2008年02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8028921
  • 丛书名:1217俱乐部·年度书系
作者:杨早,萨支山 编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08年02月 
编辑推荐
我们还是要回到《色,戒》。你有没有发现,在2007年众多文化现象中,它是**一个可以被放在任何一个关键词名下的。它充满残缺(从原著情节到叙事逻辑,还有被删剪的命运),它制造分裂,它迎合怀旧,它消费历史(既然有人坚持认为它的原型是郑苹如,或张爱玲),它在一年将尽才翩然而至,却几乎成了一个年度的文化标志。
  偶发事件被无限放大,而一旦放大,就远远超越了它原初的意义。没有人要和周正龙为难,也没有人真的将孔子看成一条狗,骂完垃圾场,当代文学依旧着繁荣与整合,说是受迫害,其实不过一份工作的得失。海明威有个关于小说的著名比喻: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海面。而媒体的报道,公众的关注,足以将八分之一冰山放大成整个大陆,其余八分之七,都会有意无意地被忽略,被排挤。呈现在我们视野之中的,激动我们脆弱心弦的,永远是这八分之一。
  或许,这就是“话题”的本质。
  就如用于消费的历史,只为着当下的阅读与快意,谁管他故国衣冠,往日风尘,究竟是何等情形?
                      ——《2007:被放大,被忽略》 
目  录
2007:被放大,被忽略
 关键词之一:残缺
 关键词之二:分裂
 关键词之三:怀旧
 关键词之四:消费历史
 结语:被放大,被忽略
三级片,“汉奸电影”《色,戒》引发的文化震荡
1.到香港去看三级片
 2.电影有没有超越小说
 3.电影改写了结局
 4.“李安他们依然跪着”
 5.想起一桩旧公案
 6.《色,戒》触动了谁讨论
学术规范还是传播法则?我们该怎样评价于丹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2007:被放大,被忽略
当我决定为每一年写一篇综述,而不是简单排列大事记时,就已经将自己放在了一架滚烫火热的炭炉之上。那些事件散漫地搁放在路边,水上,网络里,饭桌旁,犬牙交错,各行其是,试图将之整合是多么危险的事!
试着找一条线索,几条线索,貌似能够吸附住那些做布朗运动的精神原子,展示文化潮汐的律动,然而也许你已经在擦伤每桩事件的脉络,剥夺每种倾向的完整,牺牲每场争论的复杂。
因此,年度综述的有效性在于并仅在于:它是一种盲打误撞的叙述与判断,它能让你隐隐感知那些并未浮出海面、却存在人们内心的意识与情绪。一纸尚未兑现的支票,一笺留待确诊的处方单,它可能在无数废话之外增添一重废话,也可能在灵光一闪中发现某种真知。
以上表明我作为写作者,谦卑而狐疑的姿态。具体到这一年,我依然要斗胆用几个非事件亦非人名的关键词,为2007写一份总结报告。
  关键词之一:残缺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关注那几十张华南虎照片的真伪?华南虎不是东北猫,没有受到虐待,而且,真有那么多对这个“科学问题”感兴趣的人士?我宁愿将众多打虎派的义愤填膺,解读为他们对信息残缺的极度郁闷。尚没有任何更可靠的证据,仅凭周正龙自己报送的照片,陕西省林业厅以下的众多政府机构就毅然站在了“虎照为真”这一方。两万元奖金不足以让人眼红,背后的利益链条却让世故的中国网民洞若观火。
在这些事件中,多数公众明显站在弱势一方,这似乎是网络锄强扶弱的特性使然,以致也有“真虎派”拿“一个纯朴的农民周正龙”说事儿。然而,华南虎照真伪之辨与学术行政化应否之争,与继续扮演道德民兵角色的所谓“新铜须门”、“海艺辱师”等网络事件相比,凸显的是公众对强势机构“信息遮蔽”的强烈不满。无一例外,这些强势机构总是打着官腔,一副不劳外人置喙的家长派头。他们不采信各种外在证据,不考虑危机公关,甚至懒于给公众一个明晰的解释。
有人总结说,华南虎事件符合网络炒作的两大要素:与动物有关,传统媒体跟进。依我看,莫若将“动物”两字换成“权力”,而“传统媒体跟进”的前提是:权力是有限的权力。正如前些年的中国足协,林业部门和教育部门,是政府机构中的相对弱势群体。这才是“华南虎照片”与“学术行政化”两大网络热点能够此起彼伏、峰回路转的关键所在。
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打虎派凭借的是常识、科技手段与权威机构的鉴定;而在“张鸣事件”与“光华风波”中,张鸣与邹恒甫仗以与行政权力对抗的,是自身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声名。媒体与公众热衷跟进这些多少有点事不关己的话题,或许正反映了他们对其他更为重大、更为贴身的事件,诸如涨价,诸如水污染,的信息缺失与话语无力?
书摘插画
插图

 话题2007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