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用法手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语言文字 > 标点符号用法手册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15年01月01日
  • 开 本:32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801037503
作者:兰宾汉 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编辑推荐
该书对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的17种标点符号做了全面解读,其中特别体现了对2011年新国标中新修订内容的介绍。该书既有对标点常规用法的条分缕析,又注重对特殊用法的说明。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对不同用法加以比较,注重对错误用例的剖析。该书非常适合编辑校对和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读者使用,是一部能让您快速了解标点符号用法的案头必备图书。 
内容简介
《标点符号用法手册》对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的17种标点符号做了全面解读,其中特别体现了对2011年新国标中新修订内容的介绍。该书既有对标点常规用法的条分缕析,又注重对特殊用法的说明。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对不同用法加以比较,注重对错误用例的剖析。书中的语例多选自近年的书刊,也采用了一些早期白话文的语例,同时注意采用小说、戏剧、诗歌、政论、广告、新闻报道等不同文体中的标点用例,目的在于体现标点符号在不同时期的基本用法以及使用的全面性。 此外,该书还对标点符号的发展演变、功能等做了简要的介绍和阐释。
作者简介
兰宾汉,男,西安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会、陕西省语言学会、西北修辞学会会员。长期从事现代汉语教学研究工作,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独著、合著、参编著作10余部。其中《“A不AB”正反对举式初探》及《修辞知识小词典》获陕西省语言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和陕西省优秀图书奖。独著有《汉语语法分析的理论与实践》《西安方言语法调查研究》《标点符号运用艺术》《标点符号使用手册》《如何使用标点符号》等。主编的高校教材《现代汉语》(中华书局)获2011年陕西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被多所高校作为本科基础课教材和考研指定参考书。
目  录
目录
标点符号概说
一、汉语标点符号的发展演变
二 、标点符号的功能
(一) 停顿功能
(二) 语气功能
(三) 定性功能
(四) 修辞功能
(五) 审美功能
(六) 简化功能
三 、标点符号的种类与书写位置
十七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 、句号(。)
(一) 句号的用法
前  言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有时还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可以有效地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起到辅助修饰的作用。郭沫若认为:“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沸羹集正标点》)
吕叔湘、朱德熙也说:“每一个标点符号有一个独特的作用,说它们是另一形式的虚字,也不为过分。”(《语法修辞讲话》)
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对这一点有充分的认识,在人们的日常写作中,包括一些媒体的文章中,标点符号运用上的不规范现象时有所见,这就影响了书面语的规范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例如文章中该用句号的地方用了逗号,使语言层次不清;看到句中有“什么”“如何”之类的词时,就不假思索地在句末用问号,将陈述句误认为疑问句;句末点号与引号连用时,不知点号应标在引号之外,还是引号之内,等等。这都反映了对标点符号的用法掌握不够,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标点符号概说
一、汉语标点符号的发展演变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对表达和阅读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缺少了标点符号,往往会直接影响人们对文章的理解。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私塾的蒙童们在先生的严厉管教之下读书的情景: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
蒙童们所念的内容中没有一个标点,这种念法反映了孩子们对文章的意思全然不懂。因为文中没有标点,初学者当然不知道应该在何处停顿了。
中国古书中很少使用标点符号,传统的表示文中停顿的方法是起源于汉代的“句读”。“句读”的提法最早见于何休《公羊传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一般的解释是,语意已完的叫做“句”,语意未完而须停顿的叫做“读”。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钩“√ ”和“、”(音主)两种符号。前者是钩识用的,就是句号;后者是绝止用的,用来断句,就是读号。这可以说是极简单的标点符号了。唐宋时期,人们已经相当重视句读的作用。韩愈《师说》中写道:“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可见在当时,老师是经常教给学生句读知识的。宋代的馆阁校书已开始在字旁加圈点。宋人岳柯在《九经三传沿革例》中说,馆阁校书“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增韵》中说:“今秘书省校书式,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中间。”宋时的读号仍是“、”,句号由原来的钩形变为圆圈或点。用法是在竖排的文字中,如果句号用圆圈,则读号用点,标于字旁;如果以点作句号点于字之旁,读号则用微点标于行中字下。
除了句读以外,古书上还有表示阙文的符号“□”,译注古文时用于表示小段的“/”或“-”。明代刊本小说中用单竖线“︱”表示人名,用双竖线“‖”表示地名,标示在竖排文字的右边。意义特别重要的文句用连点“ ”和连圈“○”表示,相当于现在的着重号,但这些符号的使用并不普遍。

 标点符号用法手册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