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技法讲坛——隶书技法五十例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书法/篆刻 > 书法技法讲坛——隶书技法五十例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8年09月01日
  • 开 本:大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9819327
  • 丛书名:书法技法讲坛
作者:陈夫苗 编著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9月 
内容简介
现在市场上的书法技法类图书可谓铺天盖地。大凡选择一帖,以笔法、结构等分类分析,或名100解,或名30天速成等等,不一而足,其内容或曲解古人而为伪技法,或重细枝末节而过于繁琐不可操作。所以,此类图书之作用可谓能领初学者入书法之门,而其使人误入技法之歧途则罪莫大焉。
本丛书《书法技法讲坛》力避上述技法类图书的弊端,以期还原古代书法技法的本真。本丛书以具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专业学生和教师为读者对象,取中端定位,在撰写和编辑过程中希望达到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宏观性、客观性、综合性、比较性。本丛书将写作的思路放在书法史的大环境中,每种书体选择书法史上不同时代不同书法家的有代表性的作品10种,以它们为范例展开比较、分析和综合。立足宏观技法,避免细枝末节,以期通过图片直接客观地反映书法技法的真实状态。
二、以点带面。每种书体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书法家手上,技法会有不同的表达。比如平正,楷书中的《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和欧阳询的《九成官》、颜真卿的《颜勤礼碑》、赵孟烦的《三门记》皆符合此审美特征,然而其审美内涵却又有差别。再比如方笔,《张猛龙碑》和《龙门二十品》则又不同。本丛书旨在通过图例将技法在不同作品中的表现呈现出来,让读者以点及面,了解整个技法史的发展轨迹。
目  录
总说隶书概说与技法演变
第1例 逆入·涩行·紧收
第2例 中锋与侧锋
第3例 提和按
第4例  方折
第5例  圆转
第6例 节奏变化
第7例 绞转用笔
第8例 笔力
第9例 笔势
第10例 线条的形质
第11例 隶书的点
第12例 隶书的竖
第13例 横的装饰味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总说 隶书概说与技法演变
隶书又称“佐书”、“史书”、“分书”、“八分书”等。源于先秦,孕育于秦,兴于西汉,盛于东汉,衰微于六朝至明,复兴于清,是继篆书而起的书体,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是书法史上笔法演变过程的重要关捩点。
隶书源于先秦时的秦系文字,以秦系文字作为最初的构造,此为隶变阶段;秦时隶书作为篆书的“草化”辅助字体,是其形成阶段;西汉时,又以其自然发展之势,成为当时社会流行应用的书体,是其形体定型阶段;到东汉时隶书已脱尽篆意,法度完善,是其全盛阶段。从篆到隶变,再到这个过程的全面完成而臻成熟。这可以说是汉字史上一次非凡的变革和创造力的发挥。
隶之得名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由秦狱隶程邈所创,因其有创隶之功而得始皇起用,故以其狱隶身份而称谓之;一是说秦时奏事繁多,小篆繁复,书写时多有不便,为求快捷,下层官吏便草化篆书写法于往来公文上,遂起其名,这是因其运用性质而得名。一种字体从孕育到形成,都需要历经长时间嬗变的过程,而决非一人之能事。程邈在这个过程可能起着整理、总结、改进的作用,但并非是其首创。秦时官方正规文书、石刻均用小篆,以示庄重,而作为当时篆书“草化”字体,隶书只能依附于小篆,流行于一般性质的文书或在民间使用。所以,在当时隶书起着“依附”、“附著”、“隶属”的辅助性作用,但其实际应用范围和受到社会的广泛接纳,已远超于小篆的使用。
  ……

 书法技法讲坛——隶书技法五十例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