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丧葬礼(复旦文史丛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丧葬礼(复旦文史丛刊)

  • 版 次:1
  • 页 数:282
  • 字 数:260000
  • 印刷时间:2009年09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32553839
  • 丛书名:复旦文史丛刊
作者:(比)钟鸣旦 著,张佳 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内容简介
本书所要讨论的主题是礼仪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具体地说,丧礼在17世纪中欧交流中的角色。选择礼仪作为视角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以往对中西交往,尤其是对17世纪中国天主教的研究,一直聚焦于宗教教义和西方科学,而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礼仪研究却被忽略了。本书的研究得益于近几十年来中国基督宗教研究的巨大变化。这期间发生了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一种基本是传教学和欧洲中心的立场,转变为一种汉学和中国中心的路数。对礼仪的关注推动以上转变,也使得我们超越了欧洲中心或中国中心的研究,而代之以一种关注文化互动的新范式。
本书只关注一种礼仪——与死亡有关的礼仪,具体来说是丧葬礼,因为它通常被认为处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位置。本书所要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在中西礼仪传统相互碰撞之后,葬礼发生了何种变化?本书将研究的时段限定在17世纪,主要因为与那一时期的葬礼相关的材料大量地保存了下来。限定时间框架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本书并不把已被学者们广泛讨论的“礼仪之争”作为重点。因为单单是葬礼之类的礼仪本身就值得研究,不必从“礼仪之争”的角度来解读它们,虽然1690年代之前的有关中国葬礼的文献就已经日益受到这场争论的影响。“礼仪之争”只是本书研究的边缘问题,但由礼仪问题而引发的紧张,还是要放在这场显示了中西礼仪活动特质的争论的背景下来考虑。将时限设在17世纪的最后的一个原因是,这一时期具有几个典型特色,使得它特别适合从文化碰撞的角度进行观察。
作者简介
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 当代西欧著名汉学家,比利时人 1959年生于比利时港口城市安特卫普 1982年获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硕士学位 1982—1983年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研习中国历史哲学宗教 1984年获莱顿大学汉学博士学位 1990年获法国巴黎塞
目  录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中国和欧洲的丧葬礼仪
一、中国的丧葬礼仪
二、欧洲的丧葬礼仪
三、结论
第二章 传教士关于中国丧礼的知识
一、欧洲的文献资料
二、原始民族学对中国丧礼的描绘
三、礼仪的差异
四、与欧洲的差别
五、皇室葬礼的报告
六、结论
第三章 天主教葬礼的逐步本土化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中国和欧洲的丧葬礼仪
规定性文本影响、而不一定完全控制实际的礼仪活动,在17世纪早期中欧相遇之前,双方在这点上是一致的。这些礼仪规范为我们理解人类学家华琛(James Watson)所谓的丧礼的“基本结构”一一也即丧礼中的前后相继的仪节与程序一一提供了很好的切人点。从这些礼仪规范的文本当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那些后来被接受为正统的礼仪规则,而且可以了解这些规则与当时一般社会风俗的种种差异。这种变化可以从丧礼传统所经历的历史演变中得到说明。这些演变显示了在中国规定性文本如何将形形色色的礼俗统一化;在欧洲,这些礼仪活动的规定性文本又是如何反映了10到16世纪人们有关死亡和葬礼观念的剧烈变化。
一、中国的丧葬礼仪
本书首先要讨论的,是明代的儒家丧礼传统。这种传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礼记》、《仪礼》等这些可能是编定于公元前1世纪的古老文献。这些经典文献,提供了从葬礼开头的洗尸到最后埋葬的一整套详细指导。在宋代,试图恢复儒家传统的理学家,对这些经典重新进行了修订。朱熹(1130—1200)等宋代思想家的一项重要贡献,就是试图用正统的儒家礼仪,来纠正平民中流行的错误礼俗。在明太祖及其继任者选定“四书五经”阐发的儒家学说作为思想正统之后,理学家继续在平民和官绅之中宣扬儒家礼仪。由于科举考试制度和印刷业发展的推动,理学虽未成为唯一的思想正统,却也在学者和平民当中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理学思想的传播,同样影响到了宋代学者们制定的丧礼规定性文本。
  ……

 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丧葬礼(复旦文史丛刊)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