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与产业变迁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通俗读物 > 制度创新与产业变迁

  • 版 次:1
  • 页 数:
  • 字 数:
  • 印刷时间:2009年03月01日
  • 开 本:16开
  • 纸 张:胶版纸
  • 包 装:平装
  • 是否套装:否
  •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9512333
作者:何立胜 著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三部分,**部分从**章到第二章为本书的逻辑起点,是选题的依据、目的与产业变迁的相关理论分析。从第三章到第七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首先,分析了产业变迁的原因、方式与特点,产业变迁与产业竞争力;其次,研究了产业变迁的制度需求与供给,制度变迁对产业变迁的影响以及制度变迁所引发的产业变迁模式;*后,探讨了制度创新、产业变迁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突破。第三部分即第八章,通过对中国产业变迁状况的实证分析,结合上述分析的内容,给出了促进产业变迁、提升产业竞争力与制度创新的思路和建议。  
内容简介
产业变迁寓于社会、制度与技术变革的互动与耦合中。金融资本富有刺激性的创新产生了强大磁场,吸引了投资进入新领域,加速了新技术的融资与新产业的崛起。但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的分化使得金融投机产生了泡沫,从而使金融资本担当了创造性毁灭的执行者。泡沫之后是衰退,并孕育了结构性调整,这是现代经济增长、产业变迁与社会变革的表达式。产业变迁路径的突破需要制度、技术的重大创新,包括为变化的资本、市场、组织、网络、技术范式提供条件。
作者简介
何立胜,现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研究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河南师范大学政治系、财经系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校长助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教学计划处与教务管理处处长。并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首届优秀社科专家与河南省首届跨世纪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选题的内容与结构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产业变迁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产业变迁的制度分析
第二节 产业变迁方式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
第三章 产业变迁的阶段性及趋势
第一节 产业与产业变迁的动因
第二节 产业变迁的阶段性
第三节 产业变迁的方式
第四章 产业变迁与制度
第一节 制度在产业变迁过程中的作用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二章 产业变迁的相关理论
产业作为一种人与自然的中介,作为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组织结构的体系,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自然界以生产各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类生产或生活的需要。在制度视角下,产业是从事生产、服务与商品交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既包括一系列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企业组织,又包括对竞争与垄断所进行的一系列规制。本章开展对相关产业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为认识制度创新与产业竞争力、产业变迁的内在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节 产业变迁的制度分析
一、马克思的产业变迁理论
马克思对产业变迁的研究是建立在其宏篇巨著《资本论》理论体系基础之上,运用多维视角对产业变迁进行了分析。
(一)以技术变革为线索的分析
马克思是以技术变革的物化形态——生产工具为线索进行产业变迁分析的。从18世纪70年代开始,机器的发展、机器协作体系的出现,手工工场开始向机器大工业阶段过渡。马克思用分工的发展分析了资本主义技术发展的阶段,把资本主义发展划分为工场手工业与机器大工业两个时期。工场手工业产生于分工原理、应用于仍未机械化的产业,而工场手工业分工导致了机器大工业的诞生,这明显地包含了技术发展的演化性质。
 ……

 制度创新与产业变迁下载



发布书评

 
 

 

PDF图书网 

PDF图书网 @ 2017